科 目 语文 课 题 《钓鱼的启示》 教 师 姚湘斌 年 级 四 年 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3、创新目标:理解文中的含义深刻的话,进行创造性想象。 4、德育目标: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二)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写了一篇生活中的小故事,但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话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引导。 确定五点 重 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难 点:对课中含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德育点:通过学习课文,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空白点:抓住细节心理描写,提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形成认识上上的整体提升。 教 具 微机 主要技术 留空白、激发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启发引导技术。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齐读文题,谈一谈对文题的理解。 读文章,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请你选出对你最有启发的段落读给大家。 学生自读文章,发表各自的意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文章。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听读完文章后,让学生谈一谈,父亲这样做对吗? 3、学生边思考边画出文中我心里变化的句子体会。 1、学生相互交流、摘记 2、学生倾听他人的朗读,并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的情感和字音等问题。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学生讨论文中父亲留给我的启示,小组同学研究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相关语句来理解问题。 2、要求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说真话和实话。 4、要求学生用诵读的方式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2、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学习成果汇报。 3、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4、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找到文中对父亲在对我说话前的一段话的描写,想一想,父亲在想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进一步深化理解主题思想。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鱼”的呢? 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你又将如何面对出现在你面前的“鱼”的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研究性作业: 设计目的: 在资料的进一步收集中,继续体会课文的道理。 板书: 29 钓鱼的启示 道德实践考验 “鱼”
继续收集有关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接受道德实践考验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