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西门豹
        ★★★★
【字体:
西门豹
作者:薛亚丽ya…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5        西门豹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巧妙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并发动老百性兴修水利的历史故事;赞扬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好品质。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注意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蕴含的感情。继续指导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4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理解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特点。

3.朗读课文。能按顺序用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西门豹破除迷信,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经过。

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

2.初步读懂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习课文的起因部分。(第1—9自然段)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的经过部分,抓住文中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理解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按顺序用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复述课文。

3.积累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从而认识西门豹这个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通过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

 

二.整体感知故事发展经过部分。(学习课文10—15自然段)

  

河伯真的是那么灵吗?西门豹真的是要去“送送新娘”吗?目的却时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故事发展的经过。

 

1.自由朗读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这部分

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现在请同位同学分角色读1015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3.为什么说西门豹是个聪明,正直,为民着想的好官呢?

 

出示问题,小组学习(幻灯)

1)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

2)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西门豹聪明,正直,为民着想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

3)组内交流。

 

4汇报体会

句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泊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泊说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漳诃。

 

问:西门豹为什么这样说?目的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那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不置分辩而没有商量余地?(抱起,投到)

读一读,评一评    读出语气

 

句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句三:“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卫士把他们仍下漳河去。

 

3组内讨论:议一议: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

小结:西门豹就是一个智勇双全,为民着想的好县官,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三.学习结果部分

1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西门豹还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板书

 

四.总结全文 练习复述

1.尽管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但距今仍有现实意义和教育,

2.练习复述   分角色练习

 

五.布置课后作业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