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当年圆明园地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教学难点:
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继续学习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上节课初读课文,谁来说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读质疑
再读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估计存疑:为什么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为什么称圆明园是“瑰宝”“精华”?
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的境界中”的感受?
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三.理解课文,释疑。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
2.(显示地图),理解“众星拱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
1.读第三自然段
2.小组交流:说说圆明园的景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圆明园的景观( )”说话
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加以说明。
3.汇报:(配合映图)
① 美: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② 多:有……还有……有……还有……
……
课外收集的资料:
平湖秋月” 最美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非常平静,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景色非常迷人。
“安澜园” 在海宁,是座私家花园。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那儿,可见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
蓬莱瑶台”, 是根据唐代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而建造的
过渡:看,这里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有没有仙境的感觉?现在我们乘着小舟,沿着潺潺流动的桃花溪,将要前往的另一个景点就是武陵春色。这是根据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艺术境界而建成的。(映图)看,漫山遍野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小巧精致的房屋隐蔽在山坳之中,人们在此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③ 漫游在这样的一座园林中,该有怎样的感受?请齐读第三层。指导感情朗读
④ 练习背诵
过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圆明园内收藏着哪些珍贵文物呢?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请大家默读第四节,画出关键词语来体会
2汇报:“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文物多。
“上自——下至”――大概有二千多年,时间长
3小结: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珍贵)
园中收藏品这么多,而且十分珍贵,所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总结前半部分:圆明园汇各地风景名胜于一体,集中国文化于一身,作为中国人,当你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你们想看看吗?(出图:遗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我们已无法亲眼目睹了,1860年10月6日,一群侵略者攻入中国,几天的大火将这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为灰烬。
1.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说说侵略者怎样野蛮地毁灭圆明园的?(掠 毁 烧)
2.(映出句子 课后第三题)请你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看看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感情朗读
4.面对强盗,皇帝和满朝官员只顾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
看录像
5.说说此时你想说什么?
6.小结:清政府腐败无能,侵略者野蛮凶恶,让这举世闻名的园林毁于一旦,让所有有骨气的中国人感到痛心,作者在课文一开始就发出感叹。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六)总结全文:这个损失确实是无法弥补的。如今,143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生齐)振兴中华!”
板书:
瑰宝 精华 掠 毁 烧
爱 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