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出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讨论填空。
(3)理解重点词语
(4)指导朗读
(5)小结谈话
2、细读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可是刘备并没有就此罢休,我们来看下文。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3个自然段写刘备干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
②讨论,指导朗读。(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隆中?)
③小结:这一段写上路之前的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 ②思考讨论
③学习第一、二两句 ④学习第3——8句
⑤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刘备终于和诸葛亮见了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
② 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③ 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④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⑤小结:这一自然段写见面后的情况。
(5)齐读2——4自然段。
3、细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3)理解句子
①幻灯出示: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②指名读句子
③这一句话前一部分说的是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什么?
(4)小结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两次拜见
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 见面前
见面后
亲密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