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趵突泉》第4自然段经验交流
        ★★★★
【字体:
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趵突泉》第4自然段经验交流
作者:河南省濮…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趵突泉》第4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准确地写出了小泉眼三处冒泡的姿态。在教学中,我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他们感悟语言的能力。
  一、画一画,画出小泉眼三种冒泡的样子。
  让学生先读课文,划出描写三种小泉眼冒泡样子的句子。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画一画这三种样子;同时让三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黑板上三幅图画的评议意见,加以修改和补充,成为下面的三幅图画并附文字:
“不断”,“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隔一会儿”,“十来个”,“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半天冒出一个”,“比较大”,“大多扁扁的”
   
 
  二、拍拍手,拍出小泉眼冒泡的节奏。
  在前两个环节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1)小泉眼有三种不同的冒泡,如果它们在冒泡时发出了声音,那该是什么样的节奏呢(2)大家再想想,这些声音和我们音乐课上学的哪些节奏相似呢
  学生一边模仿冒泡的声音,一边拍手,试着把三种冒泡的节奏打出来。然后,教师指名把三种节奏写在黑板上:
  第一种:××××     ×××× | ××××     ×××× |
  第二种:×× |    ×× | ×× O |
  第三种:× O | × O | × O |
  三、品味词句,背诵课文。
  完成了前面三个教学环节,再让学生背诵课文,品赏优美词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准确、形象,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仿佛亲自来到了趵突泉边,亲眼看到了池边的数不清的小泉眼,他们欣赏到了大自然景色的美,也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美。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