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给予是快乐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评价观。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由保罗的两次误解到理解,揭示“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说实话:你认为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是快乐的。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给予”这两个字你会读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那么我们就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只要能把课文读通顺就好。
2、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都非常认真,表现都非常优秀,请在自己的评价表的自学一栏中打上三颗星。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自认为自己已经能读通课文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非常自信,请举手的同学在自己的朗读一栏中打上一颗五角星。到底是否读通了我们还要检查一下。
(2)指明学生读课文,然后同桌互相检查,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并随机进行评价。能读通课文的同学都可以获得一颗五角星。
过渡:同学们都能读通课文了,可不知对课文是否也有所了解。
(3)读一读你最感动的地方。可以读一小节也可以读几小节。随机进行评价加星。
(4)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不知同学们发现什么没有,(指名学生说说看)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被这几处所感动(投影出示几个重点句子)。我想这几处肯定有它感人之处。
4.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理解一:
(1)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2)“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向你哥哥那样。”
对比理解二:
(1)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
(2)“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回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三、情景演绎,体验情感。
1、老师把这篇课文改编成了课本剧,不过有些地方老师遇到了困难,想请大家帮个忙(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并简单检查)。
2、我们溧阳话也非常好听,也是表达情感的一个有效工具。首先请同学们分组用溧阳话练习并表演课本剧《给予是快乐的》。
(1)学生分组练习。
(2)指名学生表演。
(3)说说这两句你为什么这么说?想表现什么?
3、请同学表演中文版的《给予是快乐的》。
4、分小组评价一下在合作表演中的同组同学。
5、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英文版的《给予是快乐的》,老师用英语来说几句台词。
四、总结全文,布置实践。
1、现在你有没有懂得什么是“给予”?什么又是“给予是快乐的”?(学生回答并板书)
2、课后向英语老师请教,把《给予是快乐的》翻译成英文版进行表演。
附:板书设计
付 出
《给予是快乐的》
奉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