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作文6(苏版7册)
          ★★★★
【字体:
作文6(苏版7册)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  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读懂“例文”《唾液的奥秘》,了解“例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写实验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2、  能按“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参与对“例文”《唾液的奥秘》的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真正明确写实验过程所必须把握的要点,说清楚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3、  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

过程和结果,并将观察所得当众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

  把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

  注意实验者的动作、语言、和观察者的动作、表情、想法。

教学媒体:实验仪器(玻璃杯、纸片、自来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板书设计:

空气的压力

目的

过程

结果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唾液的奥秘》,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写实验过程的步骤和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评议“例文”《唾液的奥秘》,明确写实验过程所必须把握的要点。

3、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将观察所得当众说一说。

教学重点:

  把实验的步骤说清楚,注意实验者的动作、语言、和观察者的动作、表情、想法。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例文”,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思考: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讨论,板书:实验

二、讨论“要点”,领悟写法。

1、再读“例文”,结合“习作要点讨论”,思考:写实验,必须交代清哪些方面的内容?重点写哪个方面?

2、检查,板书:目的  过程  结果

3、总结写作方法:

(1)    交代实验目的。

(2)    重点介绍实验方法、过程,要把每一步所用的材料、实验的方法、看到的现象等都一一交代清楚。

(3)    交代实验结果。

(4)    写实验者的动作、表情、语言;写观察者的动作、表情及感受,也可写心理活动及语言。

    三、当堂实验,细致观察。

1、 要求:仔细观察实验所用的材料、实验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注意教师的动作、语言及同学们的动作、表情等。

2、 教师实验。

四、口头交流,相互补充。

1、   同桌互述实验过程。

2、   指名口述。

3、   自似题目。如《一次自然实验》、《有趣的实验》……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能按“作业”的要求,仿照“例文”,把实验过程、结果以及实验使人明白的道理写下来。

教学重点:

  把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   学生拟稿,教师巡视。

二、   选择某一、二学生的作文,指名交流。

三、   反复朗读,自行修改。

四、   按“例文”的书写格式,工整地誊写。

 

 

 

 

 

 

 

 

 

 

 

 

 

 

 

 

 

 

 

 

 

 

 

 

 

 

 

作 文 6 讲 评

教学要求:

  1、懂得写实验过程这一类的文章,必须认真观察,实验的方法、过程、结果要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例文”《唾液的奥秘》与“习作要点讨论”。

指名读例文,注意这篇“例文”是怎样把实验的过程写具体的。

复习“习作要点讨论”,说说写小实验的要领。

板书:目的  过程  结果

二、   概述学生习作成功与不足的情况。

1、成功之处:实验的目的清楚;教师操作实验时的动作写得比较具体。

    2、不足之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一部分同学给忽略了;教师的语言没有听清或记住,改变了原意,甚至同原意大相径庭;个别同不最后无结果。

    三、教师再次实验,学生细致观察,认真听取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分阶段请学生讲讲。

1、实验的目的。

2、实验的过程:杯中盛满水,盖上纸;倒转杯子;解释奥秘;

倾斜杯子解释原因。

3、实验结果。

四、指名    朗读习作,师生点评。

五、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   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语文课上,徐老师亲切的问我们  同学们  你们知道空气有没有压力吗

同学们有的说    有的说  没有  大家争论不休

修改学生习作。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