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黄山奇松
        ★★★★
【字体:
黄山奇松
作者:吴冬梅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葱葱”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准备】

幻灯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出示图片。(有关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

指导观察,这就是有着“四绝”美称的“天下第一奇山”。

2、板书课题:20 黄山奇松

黄山在安徽省地部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⑵思考:

①文章各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自然段?

⑶自学生字新词,注意音、形、义。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抽读生字卡片。

注意:誉、屏、宾

⑵注意“誉、屏、遒”的写法。

⑶理解词义,结合文章有关句子进行。

⑷指名试读课文,师生相机指点。

⑸生描红生字。

⑹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三、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节。

思考: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⑴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吗?

让学生体会“被、以、而、更”的妙处。

⑵你能读好这句吗?什么是“情有独钟”?这里指什么?

⑶第二句写了什么?

板书:       

奇松

⑷出示黄山奇松的图片,谁能看着图画说一说奇松怎样的潇洒(枝条舒展)与挺秀(树干高耸)?

3、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3、比较组词。

 陡(    )酋(    )宾(    )屹(    )屏(   

 徒(    )遒(    )兵(    )吃(    )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了黄山奇松潇洒挺秀,人们对黄山真是——情有独钟。这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

二、细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答,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指名读,分别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3、细读,体会每棵松棵的动人姿态。

⑴学习“迎客松”部分。

①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指板书)

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回答)

②书中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

出示三、四句评价读的情况,相机圈点优美、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出示第三句: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③什么是“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饱:充分)

这里指谁饱经风霜?

小结:迎客松虽然年纪很大,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是多么古老而又苍健呀,该怎么读这句呢?

④指名读,评价。

过渡:迎客松不仅秀美,而且神奇,各自读第四句,读完后想你读懂了什么样?

指名回答。

⑤讨论:这句很特殊,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引导:大家可以对照插图,互相伸出手臂做做迎客松的姿势,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打比方,所以人们赋予它一个美丽的名字:迎客松。

⑥出示:因为          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⑦指导朗读,评价,再读。

⑧引导,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谁再读这第五句?用上“不仅……而且……”会说吗?

⑨指导背诵,出示图片,边看图边想象,试着背一背第三至五句。

⑵学习“陪客松”部分。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之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景呢?(陪客松)

①出示文字,自由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想:你读懂了什么?

②用卡片遮去“如同”以下部分。这样写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所以又赋序它一个神奇的名字叫——陪客松。)

③谁来读好这句?读出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感觉?

④谁已经会背了?试一试?(看图表演背诵)

⑶学习“送客松”部分。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之后,谁与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呢?

①出示:迎客松与送客松的图片,比一比这两棵松的枝干各有什么不同?

(体会“遒劲”与“蟠曲”)

②书中怎么描写的?

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这里出用了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谁来读?想想这里的“好像”可以换成什么词?(如同、犹、……)为了不与前面重复,这里用上了“好像”。

④听老师范读,注意老师突出了什么词?(独特、蟠曲、依依不舍)

⑤指名读,评议,齐读。

⑥同桌互背,齐背。

⑷黄山奇松造型优美,姿态各异,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上黄山去用心感受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

(配乐背诵,师引背“迎、陪、送”)

三、学习第三段。

1、引读。黄山奇松不愧是黄山的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看,它们有的……有的……。

2、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表明黄山松真是:千姿百态

3、感情朗读第三段,读出对黄山奇松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

黄山奇松天下一绝,它们潇洒、挺秀,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有机会,大家一定去黄山观赏一下三大名松。(指名板书内容)

五、作业。

1、巩固背诵内容。(第二段)

2、默写第三段。

3、造句:

⑴屹立——

⑵郁郁苍苍——

 

附板书:

20、黄山奇松

 

潇洒挺秀        迎客松     如同迎宾

玉屏楼观松      陪客松     如同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好像告别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