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五、教学用具
投影片、生字卡片
六、教学方法
循序式。
七、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
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个词语组成。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
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
(二)提出学习目标
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
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的?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第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四)指导分段
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从海滨小城,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
(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
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本课指远远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
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
寂寞:孤单、冷清。
喧闹:声音很大,很热闹。
3.讲读写“海滨”部分的课文
(1)从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样的?
(2)这部分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景物:大海、天、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沙滩、贝壳及船上的鱼、虾、蟹、海螺等。大海是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许多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云朵。)
(3)大海什么时候景色最美?美在哪里?(大海在早晨的时候,景色最美。因为海面上的各种景物和人们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4)海滩有什么特点?(遍地是美丽的贝壳,人们都不会理睬,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满载而归的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5)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海滨的美?(一是概叙了景物的色彩,通过“蓝、棕色、银白、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银光闪闪”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了海滨的美;二是在写海滩特点时,先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写静态,后者写动态,突出了海滨景色的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6)读这部分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给人以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说说海滨的景色美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作者写“海滨”部分,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1.自学这部分的生字。
2.学生讨论自学情况。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庭院:正房前的院子。一般统指院子。
亚热带: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与热带相比,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气温比温带高,植物在冬季仍能缓慢地生长。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每逢:每次遇到。
甚至:连词,有进一层的意思。
3.讲读写“小城”部分的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作者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个地方。文中“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句话概括了小城的特点)。
(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庭院特点的句子来。
(3)作者怎样围绕着总述句来写庭院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树的种类,再写按树的香味飘满街,最后写凤凰树开的花像一片片红云。另外,从树的种类,也可以看出是写了南方特有的树。这样写的好处是具体地写出了庭院很美丽。)
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热闹”和“笼罩”的意思。
(4)有感情地读这段课文。
(5)总结学法。(师述:我们学习这段课文,先找这段课文的总述句,再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总述句具体写,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写“小城公园”和“小城街道”这两段课文。(“小城的公园更美”和“小城街道也美”这两句话分别写出了这两处地方的特点。其中,写小城的公园美,具体写了“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写小城的街道,具体写了街道多是用细沙铺成的,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
(7)作者写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与小城的特点是什么关系?(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来写的。两者是先分述再总述的关系。)
(8)有感情地朗读写“小城”部分的课文。(体会小城的美丽。)
(9)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段文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课文写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是抓住了每个地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由远及近。先写海滨的美,再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3.作者怎么抓特点写具体?
(要求学生按板书分析。)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回答课后问题4。
九、板书设计
10 海滨小城
十、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f1n chu2n |
sh8n zh@ |
l%ong zh4o |
f5i xi2ng |
( )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
1.作者按_____的顺序,抓住海滨和小城的________,描述了这座海滨小城_______。
2.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________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_______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_______的鱼,还有_______的虾和蟹,________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了。
(1)写出“喧闹”的近义词的反义词
(2)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________
________
(3)孩子们不去理睬那美丽的贝壳,是因为海滩上热闹起来,是因为_______这些都是海滨小城沙滩的特点。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再加上标点符号
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
2.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海
3.蓝蓝的天空飘着
4.住在海滨小城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