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的生字词,理解“互惠互助”的含义,会用“……不光……还……”说话。
2.学习阅读方法,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助。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动物互惠互助的可爱形象,了解动物,关心动物。
4.练习复述,尝试收集材料,仿照课文习作。
教学准备:
表现动物互惠互助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学生)齐读板书课题:《动物的互惠互助》
师:读了这个题目,在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问题呢?
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
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
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
生:互惠互助是什么意思?
……
二、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么多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
生:我们可以读课文去解决。
生:我们可以向教师请教解决这些问题。
生:我们可以查资料解决这些问题。
师:对了,这些问题同学们自己都能够解决,今天老师就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
(一)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翻开书,放声去读一读课文。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他读短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注意,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
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
生:课文讲的是海葵虾和红海葵也合作得很好。
生:课文讲了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更为有趣。
(师:在学生回答时,相机板书: 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 海葵虾和红海葵也合作得很好。 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更为有趣。
(二)
师:真不了得,大家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讲了什么总结出来了。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学会把课文读细。(师指板书)再读一读课文,小组讨论讨论,你读懂了到底是谁帮助谁呢?
生:我读懂了蜜獾帮助导蜜鸟咬碎了蜂巢。
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导蜜鸟得到了什么呢?
生:导蜜鸟得到了它想要的蜂蜡。
师:你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完整地说一说。
生:我读懂了蜜獾帮助导蜜鸟咬碎了蜂巢,导蜜鸟得到了它想要的蜂蜡。
生:我读懂了导蜜鸟帮助蜜獾找到了蜂巢,蜜獾吃到了蜂蜜。
师:你说的十分完整,同学们,听了他们两个人的回答,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生:有矛盾的地方。一个人说是导蜜鸟帮助蜜獾,另一个人说是蜜獾帮助导蜜鸟,到底谁帮助谁呀?
生:他们的回答不矛盾,导蜜鸟帮助了蜜獾,蜜獾也帮助导蜜鸟,他们这是互相帮助。
师:对啊,这就叫做(教师指着板书上的课题)“互助”。
生:我还读懂得了……(学生回答其它几组动物的互惠互助,这里省略)
(三)
详细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师:今天我学自己学着把课文读短了,还读得十分细致,我们可不能满足,还要练习把课文中动物们是怎样合作的生动地读出来,读活了。
(投影: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蜜獾和导蜜鸟的相互帮助,你对他们的哪些做法最感兴趣,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生:自由练习朗读。
生:读第一句……我对这一句最感兴趣。从“相互合作、共同捣毁”这些词语中我看出蜜獾和导蜜鸟的确是一对好朋友。
师:你抓得可真准,能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吗?
生:再读第一句……
生:读第二到五句……我从蜜獾和导蜜鸟的动作中看出他们合作得十分好。
师:相机点击“发现、寻找、扇动、做出、发出、赶来、爬上、咬碎、赶走、吃掉”这些词语。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些什么呢?
生:我感觉到蜜獾对这套工作很熟练。
师:对呀,那你就要把他读得稍稍,(生:)快点。(师:)把他熟练的感觉读出来。愿意再试一次吗?
生:读蜜獾咬蜂巢的句子。
生:我从导蜜鸟的动作中看出,它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想了很多方法。
师:想了哪些方法。
生:又是扇翅膀,还发出声音。
师:这时的导蜜鸟边做动作,可能还在想?
生:你快看看我呀,我发现蜂巢了。快抬头看啊!
师:那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
生:读导蜜鸟做动作的句子。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只要抓住动物们的动作,再发挥想象,就能把这些语句读好,让人感觉到,他们就好像在我们面前一样。
师:(指板书)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朗读,我已经感觉到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伙伴了,可还没有感觉到他是一对“好”伙伴。你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们的确是“好”伙伴的呢?
生:读第六句。我从导蜜鸟“站、等、再独自享用”看出,这们不争食物,而是很谦让。
师:真细心。我们来看“独自享用”。想一想,当导蜜鸟独自享用着蜂蜡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真好吃,我刚才可没白干。
师:导蜜鸟心里那个美啊,甭提了。谁愿意读好这句话。
生:读第六句。
生:老师,我还从蜜獾吃的是蜂蜜,导蜜鸟吃的是蜂蜡看出他们合作得很好。
师:对了,同学们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的朗读为我们再现了蜜獾和导蜜鸟合作的过程。自己轻声音的读一读,老师请同学把他们合作的整个过程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练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练习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动物合作时的动作,再发挥了我们的想象,读好了蜜獾和导蜜鸟合作的部分。海葵虾和红海葵合作得怎么样呢?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如何更有趣的呢?四人一小组,选择一组动物的合作,把他们的合作朗读给大家听。
生:小组练习朗读。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相机点出“各自夹着一只、立即提起”这些词语。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海葵虾,这里的两只文具盒就是两只红海葵,你是怎样提着他的呢?
生:一只手夹一个。
师:你为什么不用一只手拿两只呢?
生:课文中说是“两只大螯各自夹着一只红海葵”。
师:你真的理解了。现在你就是这只海葵虾,教室里就是大海,你就东游西荡吧!同学们都是来犯者,随时对进侵犯,看看他的表现。
生:在教室走动,有人侵犯,立即用“红海葵”抵御。
师:你觉得你刚才的动作很吻合课文中的哪一个词。
生:立即。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注意把“立即提起”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生对话,哪里看出“有趣”,内容省略)
师:(指着板书)学到这里,你们知道“互惠互助”中的“惠”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我知道这里“惠”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得到的好处。
师:你真了不起,把老师的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四)
师:同学们,再轻声读一读课文,假想你现在就是其中的一个动物,可以是千鸟,也可以是鳄鱼,想不想来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与你的朋友合作的。介绍的时候要充满自豪!
生:自我认定角色,介绍动物的合作。
师:这么美的课文,这么可爱的动物,我们还真想多了解了些,教师也准备了一些动作合作的故事,想不想看一看。
师:播放动物合作的录像。
师:看来,给课文进行补充,把课文读长还真有趣的很啊!你们准备了哪些动物互惠互助的故事呢?
生:补充动物互惠互助的故事。
师:刚才教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大家仔细想一想,同学们说的与课文相比,缺些什么?
生:我觉得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精彩。
师:你可真聪明,同学们讲得还不够精彩。第一句话就不吸引人?想不想怎么说才吸引人啊!看一看课文的第一句。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不光……还……”这组词用是可真好。我们也可以学着用一用。我们还可以用这个词说说话。
生:用“……不光……还……”说话。
师:让我们再看一看第二自然段是怎样把动物的动作写得那么生动的。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个任务留给课后,同学们把你准备的动物故事写下来,注意把动作写得准确,生动。晚上回家读给父母听,好不好?
师: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