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苏版第7册《练习2》
          ★★★★
【字体:
苏版第7册《练习2》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认读拼音短语,画出三拼音节。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将“被”字句改写成“把”字句。

4、熟记8条成语。

5、朗读、背诵5条歇后语。

6、采用看图编故事的形式训练说话。

7、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明确学习目标

1、今天我们一齐来完成练习2的第一至第三题练习。

2、板书:练习2

3、投影出示练习2第一至第三题内容。

二、           学生自练

1、审题。

指名三个学生分别读三个标题,弄明白每道题目的要求。

2、练习。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练习。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教师行间巡视。

三、           交流检查

第一题:

1、齐读拼音短语

2、指名一学生读画出三拼音节,及时指出画错的音节。

3、让学生用笔圈出三拼音节中的介母。谈谈自己能又准又快地直呼三拼音节的经验,复习三拼音节的直呼方法,声介轻短韵母长。

4、开火车读三拼音节,再集体齐读。

 

第二题:

1、齐读3个词语:

   茅庐  青翠

2、指名分别汇报自己的选择结果,讲讲自己是如何选择的。

3、纠正汇报中发现的一些错误。

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选择义项的方法,投影出示:

a、回忆词义

b、读带点字的所有解释,思考应选哪一个;

c、将想选的字义放入词中辨别正误;

d、确认后在所选义项的序号上画“勾”

5、学生齐读以上四条。教师谈话:这是我们根据词义给带点字选择字义的具体操作方法,同学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试着去查一查字典,选一选其他词语里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第三题

1、投影出示学生完成的练习(选择一组正确的答案,一组错误的答案同时出示)

2、学生评议,充分讲明评判的理由。

3、学生谈谈完成了这条练习,学到了什么语文知识。

4、教师小结:改写后的句子要与原先的句子意思一样,词的个数也要一样,只是词序有了变化,“被”字换成了“把”字。通常我们将这两种句式分别叫“被”字句和“把”字句。

四、           迁移运用

1、查字典,正确解释下面词语中带点字意思。

  亲密无

2、将下面的“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A、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磁铁把水底的图钉一下子吸了上来。

 

第二课时

一、           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接着完成练习2的第四、五题练习。

二、           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a、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b、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c、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d、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e、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初出茅庐:初次出来做事。或比喻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还很幼稚。

才华横溢:才能充分显露。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未来的事情非常准确。

大胆心细:做事既果断又谨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独木难支:比喻崩溃之形势,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支持、挽救。比喻艰巨的是事情非一个人所能胜任。

回天无力:比喻无法挽回严重的局势或病情。

3、练习。

(1)    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    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    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    集体背诵。

三、           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    指名读练习要求。

(2)    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    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    指名试读,正音。

(3)    教师告诉学生这5句话都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歇后语在格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    讨论,总结出: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面部分像谜面,后面都分像谜底。

(5)    邻近同学讨论5条歇后语的意思。

(6)    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当点拨。

“竹篮打水——一场空”是说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是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    集体齐读。

3、练习。

(1)    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    在熟练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A、  指名试背。

B、  集体背诵。

四、           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歇后语,互相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奶奶心里照样甜。

2、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

1、同时出示四幅图,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奶奶心里照样甜?

2、讨论交流,理清故事梗概。

小红给奶奶买冰棍,跑到家冰棍全化了。奶奶虽然没有吃上冰棍,可心里还是非常高兴。

3、逐幅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 ,指导说话。

(1)    1

a、  知道仔细观察画面: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图上还画了些什么?

b、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红为什么跑?方便袋里装着什么?她为什么会满头大汗?

c、  学生将观察和想象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说出词语短句,教师相机板书。(对学生进行鼓励,进一步指导学生说)

(2)    2:

a、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图上画了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图上还画了什么?

b、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奶奶坐在院里干什么?为什么给小红扇风?她会说什么?小红将方便袋送到奶奶面前会说写什么?

c、  学生说图2的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有关词句。

(3)    小结学习方法。出示: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 练习说话 

(4)    运用以上方法,学生观察练讲图3、图4。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自由练说。

按图的顺序请同学们汇报交流,逐一指导。

4、指导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学生在说好每一幅图的基础上,将四幅图内容连起来说,说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黑板上的提示词句,注意内容的前后连贯。

三、练习

1、学生自练说话。

2、同座位相互练说,要求能评出对方的优缺点,教师巡回指导。

四、反馈

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讲故事。

总结全班编故事、说说故事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抓住一两点不足进行评议。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