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题目是:21 军神(板书)
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如:谁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回答第一个问题。(刘伯承)
教师补充介绍: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担心 损伤 外科 男子汉 军医 职员 失声 年轻人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担心 损伤 外科 男子汉 军医 职员 失声 年轻人
当过军医 上当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了不起 查看了伤势
(2)指名读词语,注意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的异同。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军神:指异乎寻常的、神奇杰出的军人。
伤势: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损坏表现出来的状态。
职员:任职人员。
镇定:不慌张、沉着。
崭新:非常新。
承受:接受。
了不起:不平凡,非常突出。
(4)齐读生字词。
4.各自轻声读课文,然后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写在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手术前刘伯承不原使用麻醉药。
( )刘伯承请沃克医生治眼睛。
( )手术后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
(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
三、精读训练
1.引出牵动讲析全文的关键句。
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
沃克医生是怎样讲的?
出示: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理解沃克医生的话,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2.牵动理解第1自然段。
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镇定”的近义词是什么?反义词是什么?
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些地方反映出来的?(求治时说话语气平静,答问从容)
分角色读第1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描红、抄写生字词。
授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
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
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根据关键词朗读好这句话,并且从比喻句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过渡
第1自然段课文告诉我们:沃克医生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刘伯承是普通的军人吗?手术后沃克医生的这一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齐读沃克的话回答。(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3.牵动理解第2~4自然段。
(1)激发思考: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点出关键词语。
(3)交流,适时出示语句,精读训练。
a.“要动手术了,可这位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态度坚决)
板书:不用麻药
为什么不用麻醉药?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的身体角度考虑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b.“‘能!我一定能!’说罢,他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语气坚定)
c.“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侧面衬托)
“可那位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底下的垫单。手术结束,一条崭新的
垫单竟被抓破了。”(正面描写)
板书:一声不吭
体会刘伯承惊人的忍受能力;朗读,突出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d.“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72刀。”
板书:数刀数
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朗读体会刘伯承超乎寻常、难以想象的神奇表现以及沃克医生的惊异。
写沃克医生“吓了一跳”、“失声喊”来表现刘伯承的神奇,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
什么叫“注视”?从沃克注视刘伯承的神情中,你能说说沃克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4.学生对课文内容质疑。
如:为什么刘伯承要说自己是邮局的职员?为什么沃克医生要关上门才问刘伯承的名字?(不想露出真实身份)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沃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了不起的军神。
2.教师小结:作为军神,除了应具有普通军人的镇定外,还应具有一般军人所难以具备的神奇杰出之处,刘伯承手术前不用麻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数清刀数,手术后谈笑自若,无一不表现出他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超出常人的非凡气概,所以沃克医生禁不住失声而喊,称他为军神。
板书: 21 军神
镇 定
不用麻药
一声不吭
数 刀 数
授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