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灰雀
        ★★★★
【字体:
灰雀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读懂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列宁爱鸟的情趣,对学生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

2.学习小男孩知错就改、说到做到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列宁的言行和爱鸟情怀对那个小男孩心灵的深刻影响。

(二)解决办法

抓住描写列宁言行的语句,启发学生品词析句,体会列宁爱鸟的情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和小男孩在灰雀丢失后的心理变化,从中体会列宁的言行和爱鸟情怀及对小男孩心灵的深刻影响。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自学生字新词,画出不懂的问题;结合阅读提示和各自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学成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1.绘有课文插图及写有文章重点语句的投影片。

2.写有练习题的小黑板和词语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以鸟的名字做题目的文章。(板书:18灰雀)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要学到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还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1)自由读课文,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再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标上自然段序号。

3)思考:在这几个特定的时间里,文章分别叙述了什么事情?

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节指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词语在阅读分析时重点理解。

3)交流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4)提问:在三个特定的时间里,文章分别叙述了什么事情?

3.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灰雀  列宁  男孩)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列宁非常喜爱公园里的三只灰雀。)

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列宁喜爱灰雀的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理解“每次……都要”“经常”体会列宁观雀、喂雀次数的频繁,爱鸟、护鸟情意的深切。“仰望”一词,可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意,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列宁仰望灰雀时的动作表情,从而体味到列宁观雀情态的痴迷。板书:仰望)

3.引导学生理解列宁喜爱灰雀的原因。

1)提问:列宁为什么这样喜爱灰雀,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2)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三只灰雀动态图和阅读要求。

3)学生按要求理解词语。

①理解“欢蹦乱跳”要借图画让学生体会到灰雀自由自在、活泼可爱的动态美。理解“非常”要联系上下文,把灰雀“深红”、“粉红”的色彩美,“欢蹦乱跳”的动态美,宛如“唱歌”的叫声美联系起来,从而领会灰雀惹人喜爱的程度非同一般。

②比较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加上括号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严密,句子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4)启发学生认识到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趣,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是列宁喜爱灰雀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教学第二至十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至十自然段,思考:那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找遍”(板书:找遍)

2)启发学生抓住列宁的神态、语言体会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心态。

(学生在议答的过程中,要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理解“自言自语”“可惜”蕴含的意思和感情。教师相机板书:着急、担心、惋惜)

3)提问:列宁的言行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列宁对灰雀的热爱是真诚的。板书:喜爱)

2.再读课文,思考:小男孩的语言、表情、心理有什么变化?小男孩与丢失的灰雀有没有关系?

1)指读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表情、心理的变化。

(板书:没看见  不敢讲  还活着  一定会)

2)引导学生从语言、表情推断小男孩与丢失的灰雀的关系。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小男孩知道丢失的灰雀的下落,他能使灰雀飞回来。从而引导学生想象灰雀是被他捉去的,他决心改正错误,放回灰雀。)

3)提问:小男孩语言、表情、心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是列宁爱鸟的真情打动了小男孩,使他坚定了改正错误的决心。板书:教育影响)

3.分角色朗读二至十自然段,体会列宁爱鸟的情怀及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投影出示检查内容。

2.学生按要求填上恰当的词语。

3.齐读这三句话。

(二)学习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那只灰雀到底飞回来没有?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果然”。(理解“果然”可分三个层次。首先通过查字典让学生说出果然的字面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在句中的意思,然后理解“果然”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品质。板书:诚实)

3.提问: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4.投影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列宁和小男孩的表情,并描述图意。

5.教师启发学生理解小男孩“低下头”,列宁“微笑”蕴含的意思。(小男孩低下头,表明他仍为自己把灰雀捉回家的错误而羞愧;列宁“微笑”表面上是由于灰雀又飞回来了,实际上是由于小男孩改正了错误。“微笑”说明列宁不仅喜爱灰雀,更喜爱诚实的孩子。)

(三)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1.启发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受到的思想教育。

(四)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五)教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己识记字形。

2.听写生字,了解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分析出错原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第19课,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八、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