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字体: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中国古时候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像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情。

二、揭示课题,解题

1、  板书课题:25  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解释题义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2)简介王维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原籍祁(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语

(1)       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兄弟     异乡       重阳      天各一方  一年一度

情景     佳节       登高      思绪万千  兴高采烈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词语

(2)       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兄弟:这里指包括哥哥和弟弟。

异乡:他乡,也就是外地。

思念:想念

佳节:美好的节日。佳。好。

登高:登山或登上高处。

无限:没有穷尽。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

(4)       抽卡片让学生读生词。

3、  各人试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指导要点。

逢:半包围结构。佳:8笔写成。

倍:左右结构维:四横间距匀称

插:12笔写成,绪:注意第四笔

忆:左边笔顺是点,点,竖。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

2、  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精读训练

1、  指名读课文。

2、  分自然段讲读。

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事,当时王维的情况怎么样?请读

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说了什么?(相机板书)

(3)       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开家,到京城长安已经两年。

(4)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

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2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

第一句到第三句说了什么?(相机板书:重阳,登高)

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扶着老人,搀着孩子)

从哪里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从街上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作是个佳节)

这种情况使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四句是怎么说的?(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里写王维逢到重阳佳节,更加思念亲人,和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有联系?(与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15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轻,长期离开家乡,看到重阳节京城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3)       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佳节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明了题意。

(4)       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是想念哪些亲人?

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这一自然段有就句话?

第一句和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插茱萸)

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浓郁香味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辟邪。这2句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景。这是王维的第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请看第三到第五句说了什么?

什么叫“天各一方”

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的意思省略不说)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有写想法省略不说)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省略不说?(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说的有些话省略了)

你们看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想过去,又想到现在 ;既想到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的确体现了“倍思亲”的思想感情。

(3)       小结:这一自然段讲了王维思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       齐读第3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的?请读

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

“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想法很多)

这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联系?(第三自然段)

下面第二句说了什么?

“九月九日”点明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思念)

“山东”指的是华东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这个诗题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

(3)       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看图,加深领会诗句意思。

画面人物是谁?从哪里看出他是个诗人?从哪里看出他在重阳节写诗?

(5)       指名讲诗句的意思

(我孤身一人 在他乡作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他乡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着茱萸,惟独缺少了我。)

(6)       小结:这一自然段讲了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7)       齐读第4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的感情,会用“兴高采烈”造句,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古诗,造句。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唐朝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二、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深情?(第3自然段)

2、  3自然段第一句读时应该平缓语气,第二句读时带欢快语气,下面三句要深沉预期,读到省略号,停顿要长,表示深思而不平静的心态。

3、  指名朗读

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  放录音欣赏

2、  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  各人试背

4、  分两组,背诵

5、  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6、  同桌互相背、听一次

五、作业

1、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佳(         培(         限(          异(      

桂(         倍(         眼(          导(       

2、  用“兴高采烈”“重阳”造句

 

 

板书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王维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插茱萸   遥知    少一人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