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
2、板书课题:14 每逢佳节倍思亲
3、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2)简介王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每段加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读通语句。
(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
插 逢 佳节 无限
(2) 了解词语理解情况,重点理解如下词语:
兄弟 异乡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3)指名试读课文,及时纠正。
4、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自由识记字形,注意用上巧妙的方法。
2、交流记忆方法。
3、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思: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
2、交流,小结:这一段讲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3、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思考:这一节工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讲了什么?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重阳接是个佳节?此时王维有什么感受?
3、讨论交流
4、小结:这一段讲了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明了题意。
5、齐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思: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二句说了什么?三到五句说了什么?什么叫天各一方?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上述问题:(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思念兄弟们的有些想法省略不说;第二个省略号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说的有些话省略了。)
3、小结:这一节讲的是王维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节。
(四)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
2、思考:第一句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想法很多,想头很多。)这一句同上面哪一节意思有密切的关系?(第三节)第二句说了什么?忆是什么意思?
3、讨论交流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看图,进一步领会诗句的意思。
画上的人物是谁?从哪里看出他是在重阳节写的?
6、指名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讲,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无限深情?
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王维的这种复杂心情?(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7、小结
8、齐读第四节。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三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 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深情?(第三节)
2、听录音范读。
3、指名朗读。
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录音欣赏
2、引导背诵
3、自由试背
4、指名试背,师生评议
5、同桌互背
6、齐背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佳( ) 培( ) 限( ) 异( )
桂( ) 倍( ) 眼( ) 导( )
2、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板书:
25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客 王维 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高 插茱萸 遥知 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