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重 点 难 点 |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 ||
教 法 |
自读法 讨论法 | ||
学 法 |
练习法 讨论法 | ||
教 具 |
图片 生字卡 | ||
教 学 程 序 | |||
一、看图导入 1 出示图片,讨论: 图上画了什么?窗前盛开的是什么花? 2 揭示课题。读准“株”的音。一株就是一棵。 简介紫丁香。 3 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 提出自学要求: (1) 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时标出各节序号。 (2) 想一想:各节写的是什么内容? (3)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了解自学情况。 (1) 全诗共有几节? (2) 各节写的是什么内容? 三、 逐节理解生字词。 1 第一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小节,指出生字词。 (2) 理解词语的意思:浓绿、小院、踮、栽。 2 第二小节。 (1)理解“枝叶、伸、做伴”的意思。 指名读。 3 第三、四小节。 (1)轻轻读第三、四小节。讲“清除”是除去的意思。 (2)出示“帮、疲倦、挂牵”,指名读,着重正音。理解“疲倦”。 4 第五小节。 (1) 指名读第五小节,出示:花香 眨眼 教案 (2) 提问:“花香”指什么?谁来做一个“眨眼”的动作? (3) 讲解“教案”的意思。 (4) 指名读生字词,齐读。 三、练习 1 读读、写写生字词。 2 各自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 |||
第 2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复习词语,了解课文朗读情况。 2 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 ||
重 点 难 点 |
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 ||
教 法 |
指导法 讨论法 | ||
学 法 |
讨论法 练习法 | ||
教 具 |
图片 | ||
教 学 程 序 | |||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读下列词语。 老师 枝叶 伸进 浓绿 做伴 消除 花香 脚尖 2 指名同学读文,每人一节,要求读得正确。 二、精读训练 1 各自轻轻地读第一小节,思考: (1)这节的大意。(板书:栽 紫丁香) (2)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 (3)指名轻轻地读第一小节。 过渡: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呢?下面四节会告诉我们。让我们认真读课文来寻找答案吧。 2 范读2—5小节,提出要求:边听边想,画出各节中表示儿童们心意的语句。 (1) 交流所画词语,进行比较。 (2) 板书词语: 枝叶 伸进 夜夜 做伴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花香 飘进 梦里 香甜 3 讨论交流。 (1) 第二节告诉我们小朋友为什么要栽紫丁香? 小朋友们的心意表现在什么地方? 4 各自读第三、四小节体会、讨论。 这两节的开头和第二小节一样,同一个词语都反复了两次,这是什么道理? 5 第五节你读懂了吗? 同桌交流。 三、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找几个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 | |||
板 书 设 计 |
6. 一株紫丁香 枝叶 伸进 夜夜 做伴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花香 飘进 梦里 香甜 | ||
第 3 教 时 | |||
教 学 目 标 |
1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 ||
重 点 难 点 |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 ||
教 法 |
指导法 示范法 | ||
学 法 |
示范法 背诵 | ||
教 具 |
生字卡片 | ||
教 学 程 序 | |||
一、朗读指导 1 把握全文基调:亲切,好象在与老师面对面地谈心似的。 2 分节讨论。 (1) 第一节读“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时,要读得轻轻的,要有一种生怕惊动老师的感觉。 (2) 第二至四节分别着重强调“夜夜和你做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劳”、“感谢你把时时把我们牵挂”,读出体贴、关心老师的感情。 (3) 读最后一节中“快放下……”的句子时,语速要适当加快,真诚地流露出希望老师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后两行,要读得稍慢,充满遐想。 (4) 各自试读,体会感情。同桌互相听读,提出改进意见。 (5) 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背诵指导 1出示板书: 枝叶 伸进 夜夜 做伴 栽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紫丁香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2 结合板书,回忆全文内容。 3 分节试背,全文试背,指名背诵。 三、写字指导 1 须按笔顺描红的字:老、伴、浓、消 2 其它的字用熟字的方法描红。 四、作业 1 按笔顺描红。 2 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抄一抄。 | |||
板 书 设 计 |
6 一株紫丁香 栽 绿叶 唱歌 消除 疲劳 紫丁香 小花 笑脸 感谢 挂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