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鸟岛
        ★★★★
【字体:
鸟岛
作者:莺语流泉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生字的笔顺、结构、正确端正地书写。
  3.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景象是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  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搜集或者画各种鸟的图片资料。

☆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时我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想象,调动所有感官去体验语言情境,使学生所见所感和课文描摹的情境共鸣,同时加以表演,体会情境,全力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真正感受语言的真、妙、美。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一、游戏揭题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鸟岛走走看看,让我们一起上飞机!(律动表演:坐飞机。)去游览鸟岛。
2.噢,鸟岛到了,在下飞机看鸟岛之前,你希望导游向你们介绍有关鸟岛的哪些知识呢?(鸟岛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鸟岛”?……)
3.让我们快打开书读一读《鸟岛》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练读课文,要求:碰到生字多读几遍,碰到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努力读通顺。
2.同桌互渎,标好自然段。
3.检查读文,随机正音。

三、教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再读课文,看看谁能做小导游回答游客的提问。
1.回答:鸟岛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乌岛”?(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学生在地图上找青海湖乌岛的地理位置。理解“闻名中外”并想象练说。)
2.其余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的鼓励学生自己答,复杂的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3.现在让我这个导游带你们去春天的鸟岛,请游客们用小摄像机拍电影!你们的小摄像机在哪儿?准备好了吗?(老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你们都拍到了什么?
(1)在我的电影里,春天鸟岛的湖水在解冻,一块块的冰融化了,我还拍到了水流的声音“哗啦啦,哗啦啦”。(当学生说不详细的时候,可以采用追问法、提示法、及补充法引导学生就某一点,把话说具体。)
(2)我拍的是天空。天空蓝蓝的,一群又一群的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
师:鸟儿是怎样一群一群陆续从远方飞来的呢?谁来做小鸟从远方向鸟岛(讲台)飞来?
(在灵动的表演中点拨引导学生表演出“一群一群、陆续”的画面。)
师:表演得对极了,谁来给这个画面配个音?(学生读,互相评价:有没有读出乌的数量之多、
飞的路程之远的意思。)
(3)我拍到了有的鸟儿正在搭窝,有的鸟儿正在生鸟蛋,有的鸟儿已经在孵小乌了,许许多多的鸟都忙着呢!
师:你们还想来表演表演吗?
生表演,师采访:小鸟你在干什么?开心吗?(有的学生回答:我在搭窝,我好高兴,我马上就会有个漂亮舒适的家了!有的学生可能会这样答:我在孵小鸟,我好开心呀,我马上就有可爱的小宝宝了!……)
师:你们表演出了鸟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的忙碌和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四、自主识字
(出示写在乌蛋上的生字:部、筑、养、育。)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得到鸟蛋!
学生自主识字,在组内汇报交流,选出最容易的识记方法。
大组交流,认读词语。
指导书上描红。

  轻松愉快有趣的律动表演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课堂。

  只要是学生想了解的,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只是解决时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寻找答案,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鸟岛上有哪些鸟、鸟岛上有多少鸟的问题,这些可以鼓励他们课后去电脑室或图书馆查询。
  通过导游角色的引入,激发学生读文说话的欲望,一方面,导游回答问题可不能照书上句子读,更需要学生仔细读文,把书上语句内化重组,然后外化表达;另一方面,这样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同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帮助。
  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诉,只有经过自己努力思考的,千方百计找到的,印象才会更深刻;同时在这样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的目的。
  老师身份角色的转变,更使学生融入了情境,再没有师生之分,只有导游和游客的足迹和交谈了,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过程更灵动自然。把学生的脑袋比作小摄像机,鼓励学生去倾听和想象,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
  通过拍电影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根据课文语言进行想象,学生的思维就这样被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课堂上相互碰撞,相互启发。
  在学生快乐忙乱的表演中,学生弄懂了这样的场景就是“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还体会出了这两个词蕴合的快乐与希望的感情。
  学习生字以乌蛋图案出现,衔接前一程序的快乐,让学生不至于在前一环节动得多了,在学字环节就松懈下来。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一、复习检查
1.昨天,我们去了春天的鸟岛看了一下,春天的鸟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我们一起来背一下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二、入境学文
过渡: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六月的鸟岛走走看看!下面请你们打开书,轻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先后回答,下面的各环节随机教学。)
1.鸟多。
(1)生答:我仿佛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鸟聚在一起……
(2)追问: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读勾。)通过读,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鸟的数量多,鸟的种类多,乌的叫声多。)
(3)鸟岛上可能会有哪些鸟?请你选一种喜欢的鸟唱着美丽的歌一起来聚一聚!(师生互动 交流,采访小鸟)
(4)多热闹呀,我们这儿也成了鸟的世界。谁来把这种热闹快乐的感觉读出来:(评价读句。)

2.窝多。
(1)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鸟窝……
(2)请你来读!(师生互评:“密密麻麻”和“一个挨着一个”。)
(3)动作表演“挨”。

3.蛋多。
(1)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鸟蛋……
(2)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读。)
4.师配乐范读课文,生闭眼想象:想想你真来到了岛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有趣或糟糕的事情?
(鸟停在我的肩头,一点也不怕我;小乌追着问我要吃的;要小心走路,一不留神就可能踩到鸟蛋……)
5.这么多的鸟,这么多的窝,这么多的蛋,让我们一起试着来背背第三自然段。
6.渗透思想:多可爱的小鸟,我们抓只回去养吧!多漂亮的鸟蛋,摸个回去作个留念吧!为什么不行?请你做个文明的小游客对有这种思想的游客礼貌的劝说。
(角色游戏:老师扮演一回小弟弟,扮演一回老爷爷,注意引导学生说话的口气与用语礼貌。)
7.对,鸟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鸟!岛上的游客和你们有一样的想法,所以鸟岛上的鸟不怕人,才会那么多:(齐读最后一段。)

三、识记余下生字,指导描红
1.(出示生字:密 玉 拾 因 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同桌互说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生字在因字格中的位置,指导描红。
  
  通过让学生边读边想,促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加以想象,一幅幅动态的画面通过交流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学生说出了许多鸟聚在一起时有的鸣叫、有的跳舞、有的孵蛋、有的觅食等动态画面,真正理解了“热闹”、“鸟的世界”的意思。
  通过表演,体验情感,言语交际,朗读表达。
  抓住“鸟多”这一重点进行想象和感悟,其余两个特点的教学以放为主,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评;既保证了老师教学的主导性,又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又是一次围绕课文语言拓展思维的说话,通过说话赋予了课文的情趣性,又让学生再次感受鸟岛的三大特点——乌多、窝多、蛋多。
  通过老师的故意误导,引起学生的辨论,通过角色游戏的言语实践,引起对爱鸟、护鸟的思考。
  学生的情感是纯真的,是可爱的,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说出了,“鸟宝宝不见了鸟妈妈是会伤心的”、“小鸟虽小,虽不会说话,但它们和人一样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学生在辩论与劝说中产生的意识不是比老师讲授的任何大道理来得更生动、更实在,更容易打动他们的心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识、写的方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课时
设计理念
一、复习检查
1.读读句子。
2.多种形式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3.选择作业:
(1)请你做小小朗读家,把你喜欢的课文段落有感情地背诵出来!
(2)请你做小导游向游客介绍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可小组合作。)
(3)请你做广告设计师,设计富有特点、富有创意的招来游客的广告语!(小组合作。)

二、课外延伸,走向生活
1.鸟岛上可能生活着哪些鸟类呢?选一种画一画,剪一剪,做成头饰或图标,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种鸟类的知识吧!(学生各自画小乌、剪小鸟、说小鸟。)
2.教师简介乌岛上鸟的种类。(有条件的观看鸟岛录像片段。)
  通过联系生活,极大地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话欲望,激发了他们从事语文实践的兴趣;创造出言语互动交际的“场”,不仅培养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通过不断地反馈、评价,发展了思维,提高了思维的教捷性、条理性和概括性。
  语文教学要突破原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素材选择范围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