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学会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4、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9个生字。
2、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析课题。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禾”:禾苗
锄禾:用锄头给庄稼锄草、松土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自由轻声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4、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
三、学习课文
1、第一行:锄 禾 日 当 午
日:太阳
当:正当
午:中午
这句是说:中午,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松土、锄草。
2、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汗:汗水
滴:往下落
这句是说: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到禾苗下面的泥土里去了。
3、第三、四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盘:碗
餐:饭
皆:都
这两行是说: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换来的。
四、指导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五、指导朗读,背诵
讨论: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题。
1、出示:悯农
这首古诗也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2、悯:怜悯
悯农:可怜的农民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自由轻声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4、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
三、学习课文
1、第一行:春种一粒粟
粟:小米,这里指五谷的种子。
这句是说:春天播下一粒种子。
2、第二行:秋收万颗子
秋天就会收获很多粮食
3、第三行:四海无闲田
四海:天下 闲田:未开垦的土地
4、第四行:农夫犹饿死
犹:还
这句是说:可是仍然有农民被饿死
四、指导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五、指导朗读、背诵。
讨论:为什么农民用勤劳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仍然有人饿死呢?
六、指导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词。
禾:与“木”比较。
午:与“干、牛”比较。
滴:左窄右宽。
粒:学习新偏旁“米”。
辛:中间一横最长。
收:右边是反文旁。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口头组词。
三、作业
1、抄写生词一遍。
禾苗 水滴 辛苦
中午 米粒
2、组词。
牛( ) 禾( ) 立( )
午( ) 木( ) 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