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猴子下山
        ★★★★
【字体:
小猴子下山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句子。

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及课文内容。做事要有始有终。说完整、连贯的话。

解决办法:通过图文学习,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利用句式帮助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出示图观察,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字音,形义。

3.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句式训练,会说完整连贯的话。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幅图,训练说话。

图上有谁,来到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用“谁来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句话。自说,指名说。

(小猴子到玉米地里掰玉米、扛着走。)

2.出示图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小猴子来到桃树下,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出示图3。(小猴子来到瓜地里,扔掉桃子去摘西瓜。)

4.出示图4、图5

(小猴子看见一只兔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5.小猴子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学习这课。

板书:8  小猴子下山

(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什么?

3.分段读课文,回答以上问题。

4.齐读课文。

5.认读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看图学文:

1.出示图1,指名说说图意。

自读课文第二段,划出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这段讲什么?

1)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它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走。

2)书上哪些词把这两句话连起来的?小猴子为什么掰玉米?小组交流,讨论后在书上划出来(用·)。

板书:走到……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理解:非常:很,特别的意思。掰,用手把玉米和杆分开。

3)指导朗读、范读。小猴子为什么扛着玉米走?(玉米又大又长)

2.学习第二段。

1)方法同上,小猴子是怎样走到桃树下的?

2)划出小猴子看见什么?它看到桃子又大又红是怎样做的?讨论,小组交流后板书:桃子,又大又红。小猴子怎么做的?理解“扔”。

第二段和第一段写小猴子干的事不同。小猴子看到的东西不同,看到什么,不等干完一件就又去干一件。

3.学习第三幅图第三段。

1)小猴子怎样拿桃子?理解“捧着”一词(用双手托着)。为什么捧着桃子?(桃子大,桃皮容易伤,小猴子于是小心翼翼捧着。)

2)这段写什么?小猴子看见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3)读后在书上划出。指名读读,说说。板书:西瓜

4.学习第四段。(小猴子扔西瓜,追小兔。)

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结果怎样?

5.学习第五段。

出示图 5,观察后读课文。小猴子怎么样?

(小猴子很后侮,低着头,只好空着手回去。)

(二)齐读课文,指导朗读:

1.小猴子下山,看到许多可爱的东西,由于它做事不专一,丢了这个,扔了那个,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2.用高兴与懊悔的语调读。

3.指名读、齐读。

 

第三课时

 

(一)分段读课文,说段意:

(二)指导检查朗读。用“非常”和“真”各说一句话:

(三)总结、渗透思想教育: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小组讨论后回答。(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有始有终,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收获。)

2.小猴子怎样做才对呢?小组交流后说说如果小猴子做事有始有终,玉米、桃子、西瓜就都能得到了。

(四)指导书写生字词:

重点指导:非、片、瓜、兔的笔顺。

非:

片:

瓜:

兔:

六、布置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

21题看图学完课文后完成。

3 23题第2课时完成。

七、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走到……看见……非常高兴,就……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