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下 >> 七下二单元 >> 教案正文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
【字体: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作者:王荣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利用课后练习八进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利用P21注释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

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

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

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六、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

fēi  wǎn  驿yì  pōu  油光可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jī   xùn  nì  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

jié  qī  huì  piē  抑扬顿cuò   痛疾wù

2.完成课后练习一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以上两个内容请参考“教学设计(A)”。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5.学习小结。

四、布置作业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