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四单元 >> 教案正文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2
        ★★★
【字体: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12
作者:向方杰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5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湖北省秭归县文化中学 向方杰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 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之父”的法布尔,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了巨著《昆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一篇的《绿色蝈蝈》。出示课题

一、速读课文,圈点批注

1.“_____”划出文中介绍了“绿色蝈蝈”特征和习性的语句,并做好批注。

2.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二、自主交流

1. 特征和习性:形体特征、声音特征、食性

2.语言欣赏:有感情地朗读你选择的精彩语句,并把你的独特体验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三、合作研讨

作者对绿色蝈蝈在本文中用过哪些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共同探究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五、学法小结

1.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生动传神的形象描写,又有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无处不体现了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拟人手法。这使文章语言自然、亲切,生动感人,增强了可读性。

3. 比较衬托。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吃甜食时,用英国人吃牛排来衬托;这样写不仅突出了蝈蝈的习性,还给读者带来了真切的体验和美好的享受。

六、作 业

1 、连词成段:任意选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10个左右的词语,写一段话,要求有几处运用了拟人手法。

 2 、延伸拓展:课外阅读《昆虫记》。  www.cj888.com/book/kepu/kunchong.doc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