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四单元 >> 教案正文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9
        ★★★
【字体: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9
作者:王伟革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1

18、绿色蝈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要点。

2、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3、丰富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和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进行课外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2.搜集有关蝈蝈的文字材料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出示两则谜语,介绍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制谜和猜谜

2、检查预习

①介绍作家、作品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②读一读写一写

              (shòu)   (háo)  (xiāo)  

扰乱   哀鸣   猎   哀   喧   沉寂

(mì)  (cuàn) (jié lüè)  (kù)

   夺   劫掠   爱   弱肉强食

(gōu)(yīn  yǎ)  (fēn) (zhōng) (wō  jǜ)  (zhuó)

  火   喑哑   气   斯   莴苣  

(qián) (shǔn) (huì) (kuī) (tú)    (tuò)

  甲  夫  

3整体感知

快速跳读课文,思考:

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叫声特点“窃窃私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尖锐、短促、清脆、有时非常柔和。食性特点:喜欢吃肉食和甜食,属杂食类昆虫。

4研读品读

①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如:“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

“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②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夜间捕蝉的蝈蝈——夜间狂热的狩猎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歌手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5问题探究

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蝈蝈——蝉(叫声)

对比    蝈蝈——鹰(捕食)          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6拓展延伸:

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7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