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三单元 >> 教案正文
《春》教案设计24
        ★★★
【字体:
《春》教案设计24
作者:潘秀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5

 

《春》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潘秀萍    学校:韶关武江区龙归二中

 

教学要求                                                 

 

(一)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字词的音,能欢快而有节奏地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地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四)   课型

新授课

(五)   课时

第一课时

(六)   教具准备

幻灯机、录音机

(七)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指定同学回答)

2、正确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曾经有一位同学这样回答:(幻灯出示)

“我喜欢春天,因为它很美,有绿树红花,花香鸟语;因为它很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因为它充满希望充满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切希望在春天,而我也总在春天的第一天里订好新一年的学习目标。

 

3、教师归纳:这位同学喜欢春天的原因如朱自清,朱自清写的《春》这篇散文正是描绘了白花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画、赞美抒唱了春天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抒情诗,这幅风景画,这曲春的赞歌!

4、板书课题

5、听课文录音,幻灯出示问题,提示学生将课文划分段落。   

本文围绕一个“春”字,给我们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

请同学们以最快速度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指名回答,订正答案之后板书: 盼春 绘春 赞春

6、教师述说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基调: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要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以及作者对抒情,描写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分析课文内容

(一)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问:1、春天到来之际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盼望着,盼望着

板书: 

2、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有什么作用?

         (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3、小结:

          文章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话,作者通过抒情的手法,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给我们写出了他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他感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也产生了同感,同样渴望春天尽早到来。

      板书: 抒情

(二)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终于迎来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作者在一开始便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指名学生朗读这段话,其他学生找出这句话。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导学生了解作者依次概括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中哪些详细

描写?哪些几笔带过?从而分析出“绘春”分为“宏观勾勒”和“细笔描绘”两部分。

明确:

宏观勾勒: 山,水,太阳

细笔描绘: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接春天的活动

3、于这些景物作者并没有一一详细地描绘,开始作者先粗笔勾勒,

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给我们总体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了粗笔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开始用他那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他一共描绘了几幅图? (五幅)

板书:  宏观勾勒——山,水,太阳

细笔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小结:

作者正是如此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按一定的顺序给我们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在写春天的山,水,太阳时虽只有一句话,但他却能够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赋予春天生命,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板书:  排比,拟人

(三)分析春草图

 1、教师朗读文段,让学生体会应采用愉快,赞美的语调来读,然后让学生朗读,教师放音乐,要求学生带着愉快与赞美跟着音乐小声朗读本段册  

2、作者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句子可以说明?

    板书: 生命力顽强  长势旺盛

3、幻灯出示一名学生的作品

    这里有一位同学用一段话描写春草,请大家将这段话与朱自清先生写的课文这段话作对比,试根据以下问题欣赏朱自清的文章好在哪?

   品:  

        春天到了。大自然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地里长出来,绿油油

的。风来了,小草为风弯了腰;雨来了,小草没有躲闪,而是再一次挺直了身躯,任凭风吹雨淋,风雨过后,小草脸上充满了笑容,好象在告诉人们:只要坚强,困难一定能克服。

    题:

用词方面:

品位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  偷偷地 

2)小草争先恐后地从土里出来  争先恐后 

 

描写方法:  

1、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由于能力的限制,写作手法会单调些,描写事物时一般只会从正面去描写,而不会通过侧面的描写来衬托事物的特征。大家来看这句话(幻灯出示)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问:这句话表面上是写人的活动,但实际上是写小草,这里突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呢?

  长势旺盛,绿草如茵

2、这里通过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提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修辞手法:

写景的文章运用修辞手法是最灵活的,像这位同学写的这段话,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草同样成功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简洁的语言去突出春草的特点

板书:   拟人 排比

(四)点拨学生析读春花图

1、听录音,四人为一组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幻灯出示)  

1)春花有什么特点?

板书:   花多  花艳  花香

    2)作者写树上果实,花丛的蜜蜂,蝴蝶,是否脱离了内容?写这些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明确:没有脱离课文内容,写这些正是为了突出春花的特点。

3)本段是按                    的顺序描写春花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4)描写春花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画出相应的句子。

      板书:  排比  比喻  拟人

    5)品味句子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问: 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结:

通过这段内容的分析,我们主要要学习作者描写时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合理联想,由花多联想到果实多这种写法,使我们的作文读起来能让

 

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尤其在对春草和春花的描绘,作者擅于遣词造句,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盼春和绘春里的春草图、春花图,大家重点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希望大家回去好好消化,将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布置作业                                               

        你能给春草图和春花图各配上一句古诗吗?  

        春草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花图——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板书设计  (下页)

 

 

 

 

 

 

 

 

 

 

 

 

 

 

 

五、板书设计

 

 

9、春

                                              朱自清

 

 

(抒情)盼春———盼:(反复,拟人)

    

 

                  宏观勾勒———山,水,太阳 (排比、拟人)

 

 

(描写)绘春

春草图———生命力顽强,长势旺盛

(拟人、排比)

春花图———花多、花艳、花香

(排比、比喻、拟人)

                细笔描绘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