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怎么想
1、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重视环境建设,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所以应该重视这一工作。
2、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是班主任单枪匹马完成的,而是把学生当成班级的主人,让人人参与。这样为每个成员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找到自身满足的位置,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使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满足和展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因此做好此项工作很必要。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四个班主任都积极开动脑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好此工作。
二、 怎么做
1、 一班(生活如此多彩) 学生每天在学校里要呆上八九个小时,除了下课、午餐时间,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教室中度过。每天都是面对一样的墙壁,一样的黑板,一样的课桌椅。这样的环境对爱好新鲜事物的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免显得单调而压抑。黑板白墙不会变,但是墙上的 “绿色展示版”却是可以利用的大好处所。结合一班学生爱绘画的特点,黄老师就充分利用了这块版面。挑选出精美的作品,粘贴到“绿色展示版”中。(诗,词配画;少数民族风情介绍;电脑小报;优秀作文)这样能让教室充满新鲜童趣,能让孩子在教室中不觉枯燥,使教室更像孩子们的天地。
2、 二班(积分榜) 二班学生特别活泼好动,男生比女生多12人,王老师 针对班情设计了积分榜。将作业、纪律、发言、劳动、活动的情况转化为分数,以分数为参照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给学生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方法虽麻烦,但行之有效。
3、 三班(光荣榜) 光荣榜里包含(升旗手;校园之花;运动健将;作文明星;三好学生;班级获奖),班级有不成文的规定,间周评一次进步大的学生。教育是一门艺术,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人曾经说过,“人们从生活中学习:被批评的人们学会了责备,被鼓励的人们学会了自信;被赞美的人们学会了欣赏;受赞许的人们学会了自爱……”徐老师明白这一点,将光荣榜作为表扬的窗口,在表扬、竞争中,增强学生的个人规范意识;加强小组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产生了;蓬勃进取的班风也逐步形成。
4、 四班(展览)在教室北边牵一根线,办各种小报展览。(雷锋在我心中;科学家的故事;我喜爱的少数民族)一期期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小报展不但点缀了教室,还营造了教室健康向上班风。大家喜欢“展览”,因为它的内容精彩、新鲜、缤纷,更因为它是学生自己精彩的展示。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与人沟通;爱惜成果;端正态度;加强竞争等。
我们四年级班主任真心希望教室能成为学生能愉悦其中、收获其中、成长其中的殿堂。
三、 今后打算
1、 心理环境(隐性环境)不容忽视
2、 注意平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结束语:为学生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