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化管理法”的理论依据和概念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人的后天行为大都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偶然行为的结果所支配的,其中,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得以保留,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往往消失,因此,系统地有选择地强化某种行为,就能纠正个体的不良行为或人格特征。“量化管理法”就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然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管理方法。
二、“量化管理法”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全面性,利于学生发展
在班级工作中运用“量化管理法”,能更明确地为学生确立目标,使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动地按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完善自己,不断拓展内在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另外,“量化管理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量化管理”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目标。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恰当地运用“量化管理法”进行班级管理,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全面性,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量化管理法”的实施
1、加强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育手段才能成功。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等,能掀动学生心灵深入“向上”的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量化管理法”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思想基础。
2、讨论量化显示表细则和管理办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的量化显示表细则和管理办法往往更周密,更切实可行,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更容易贯彻执行,因为自己认同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执行。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采用的量化显示表包括作业、值日、仪表、保洁、出勤、课间操、眼操、自习课纪律、学习进步加分、集体活动、好人好事等10多项内容。这种方法,不仅注意对学生每日行为规范的评价,还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学习上的进步,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多参加集体活动;关心他人,多做好人好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量化管理”的管理办法是:(1)每个学生每学时底分均为60分,一周内不被扣分则加4分,若一周内违反细则,则按次数多少扣分,扣分的分值是每次1分。(2)每天设值日班委管理事务,并负责填写班务日记、记录每天情况。(3)周末由德育委员根据班务日记的记录,统计各人得分,逢周一公布。定期公布,有利于激励优秀者,警醒落后者。(4)学生个人德育分,等于一个学期积累起来的分数加上职务奖励分和参加集体活动奖励分的总和。(5)根据德育分由高到低评出德育优秀、良好、合格的学生,并据德育成绩评定三好学生。
3、培训干部
班干部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影响量化管理的效果。
对班干部的培训,首先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激发干部参与管理的热情,提高责任感;其次要教会学生开展工作的方法,并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创造条件,让学生干部获得成功。例如:劳动委员要负责监管每日课室和包干区的卫生工作,每周专用室和课室大扫除的卫生工作,很多同学都认为劳动委员的任务过于艰巨繁重,很害怕当劳委。为此,我把原来一个劳动委员的工作,分成课室日常卫生管理、包干区卫生管理、专用室和课室大扫除三部分,由三个劳动委员负责,并按周轮换岗位。然后我再教他们把工作细分成若干个步骤,一一实施。另外,我还辅导他们设计情况记录表,及时反馈情况。由于劳动委员的工作量得到调整,并且监管得法,所以班里的卫生搞得很好。
如果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工作获得成功,自信心得到提高,他们就能更勇敢地面对挑战,更乐于承担责任,使班集体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可见,对班干部的培训,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基础,是影响量化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量化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善待学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老师应该承认学生有犯错的权利,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应仅仅用扣分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应耐心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改正错误。例如,有一个学生,连续几个星期一没有按时交化学作业,当我了解原因的时候,这位学生告诉我说:“因为星期一的课时表没有化学课,所以我老是忘了要交化学作业”。我想了一下,跟他说:“你能不能每次做完作业之后,直接把作业本放到书包里?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忘记了。”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感激地向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极少缺交作业。
采用“量化管理法”对班集体进行管理,是以“法”治班的一种体现,但片面地强调“法”治,忽视情感陶冶教育,往往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善待学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更能得到学生的理解,更利于“量化管理法”的实施。
2、公开、公正
实施“量化管理法”的目的之一,是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更能体现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更公平、更有说服力、更利于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3、持之以恒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一个集体的良好风气的形成,要靠日日夜夜的坚持,点点滴滴的积累,所以,量化管理一经实施,就要认真落实,坚持到底。
恰当地运用“量化管理法”开展班级工作,能有效地把各种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