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班级干部轮换制进行到底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刘红云
长期以来,众多的班主任为便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习惯于在一些看似能干、机灵、聪明的学生当中挑选班干部。这些学生往往也不负“师”望,在一段时间内较好的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这样,班主任也就忽视了班级干部的轮换,造成了班级干部的“终身制”。
在实际、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愈来愈强烈的感觉到这种班级干部“终身制”的弊端。其表现在:
1、“先进生”无劲头
这里所说的“先进生”是指班主任认为的聪明能干的学生。这些学生担任班级干部的时间长了,对班主任老师的“委以重任”并不在乎,对工作不负责了,拖拖拉拉,甚至有厌烦情绪,而且极易使他们在同学中产生优越感和骄娇二气,有的甚至对同学颐指气使。笔者曾经教过的班级中有一个男同学曾经当了几年的小组长,后来他再也不愿意当小组长了。由此及彼,众多的班级干部在班级干部“终身制”中是“要他当干部”而不是“他要当干部”,缺少了工作热情、激情,因此工作起来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劲头全无。
2、“待进生”无信心
这里所说的“待进生”,是指班主任认为的在学习和各方面能力尚待提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或许有强烈的为同学服务的愿望,但因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或因其不是那么容易心领神会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指令,而始终进入不了班级干部的行列。长此以往,这些同学也失去了在班级管理中为同学们服务的热情,更失去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
笔者认为,班级干部的“终身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发展。而且,学生作为个体,他们有平等的受教育、得到提高的权利和机会。为此,痛定思痛,本学期开学初,笔者在班级干部的任命方面引进了竞争机制,作了一些大胆、大步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首先,笔者在班会课上作竞争总动员,宣布了班级管理中有那些岗位,各岗位有何职责,并将之信息张贴在教室里最醒目的地方,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爱好等初步决定自己竞争哪一个岗位;然后,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写“竞选演说词”。在一周后的班会课上,学生自由宣读自己精心准备、酝酿的“竞选演说词”,最后交由学生讨论,举手表决来决定每个岗位的最佳人选。一向文静、内向的邓艾君同学在竞选词中写道:“同学们,让我当数学科代表吧,我一定做到每天上午两节课后把本子送到办公室,上午第四节课把本子发到你们手中,让你们中午就可以完成数学作业,减轻夜晚学习的压力。”从没当过组长的莫为同学在竞选词中写道:“我多想当一名小组长呀,我一定会先管好自己,把作业作好。给同学发本子时,我一定能够把本子发到每个同学手中,不会象有的小组长大喊大叫,或者把别人的本子乱甩、甚至丢弃。”多么朴素、务实的竞选词啊,全无口号、大话。听着学生的竞选词,笔者由衷的感慨道:多么纯朴的孩子啊,老师给他们的机会太少了,他们确实是想为班级、为同学们做一点事情,愿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实干精神呀。因此,笔者及时地修改政策:只要你愿意为同学们服务,能说到做到,老师会安排更多的岗位,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任期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们一起评议,做得好的可以“续岗”,做得不够好的,先进行“岗前培训”,有机会再“上岗”。
可想而知,这次班级干部的轮换非常成功。当选的班干部们劲头十足。因为这一次不再是“要我当干部”,而是“我要当干部了”;这一次不再是“要我为同学服务”,而是“我要为同学服务”了。其成功体现在:
1、推动了“待进生”
过去,“待进生”与班级干部无缘,他们果真是在等待。现在,班级干部轮换制这双有力的大手把他们推进了班级干部的行列。他们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履行“竞选演说词”中的诺言,因为那是他们用心写出来的呀!这对教育他们如何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守信的人,又何尝不是一次极好的教育机会呢?
2、触动了“先进生”
过去,“先进生”们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就能当上班级干部,好看又好听,有无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似乎可有可无。现在,他们体会到了,要平等待人,要有一颗真诚为同学服务的心,要说到做到。可以说,班级干部轮换制对他们一次心灵的触动。一个以前是班干部这次没有参加竞选的同学在日记中深有感触地写道:“没想到那些从来没有当上班干部的同学干劲是那么大,看看他们那忙乎劲,我的心里竞有些失落。为什么我当班干部时没有那么大的干劲,现在他们当上班干部了,我为什么羡慕他们,也希望自己什么时候又能当上班干部呢?下次如果我又能当上了班干部会怎么做呢?我想,只会比以前做得好,不会比以前做得差吧!”看到这里,做班主任的笔者也不无感动。这些学生多会自悟自育呀,会比老师的苦口婆心地教育效果都要好得多。
3、激活了班级管理
在班级干部轮换制这股春风的吹拂下,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劲头普遍高涨的情况下,笔者顺势又增设了众多的班级管理岗位,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是班级干部,人人有事做,人人要负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如果说过去的班级干部“终身制”使得班级的管理是一潭死水,现在的班级干部轮换制则给班级管理注入了新鲜与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此,笔者想到:只要班主任及时更新育人观念,只要班主任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宏观调控、微观引导,科学合理地安排,就能将班干部轮换制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