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民主型的班主任?
首先,遇事和学生多商量。在班级中,有决定权的应该是学生。在新学期开始的班会上,我欢迎学生提出管理班级的意见,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有的提出班级干部应“民选”,有的提出大扫除分工要细,落实到人,有的提出自行车摆放要由专人检查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另外,在班级生活中我还常用“请”字。地上有纸屑,我和颜悦色地请学生捡起来;窗子未关好,我请学生关好;出板报我也请学生负责。学生感受到了尊重,自然也乐于为集体做事情了,这远比班主任板着面孔发号施令效果好。现在,我管理班级并不搞“事必躬亲”,跟学生谈话也并非“声色俱厉”,但班级工作却开展得井井有条。
其次,班主任应平等地尊重学生。民主,如仅作为一种管理的策略。那只是一种表层的追求;深层的追求是对人的平等和尊重。班主任民主管理的操作,若没有潜在的对学生的尊重,没有人格影响的保证,民主就永远是一只画不像的葫芦。班主任要具有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爱满天下”的精神,给学生以真挚的爱,“以爱动其心”,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情感,才会从顺从、认同到内化,逐步培养起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平等的尊重学生,不厚此薄彼、爱此恶彼,能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爱心。由此可见,班主任平等地尊重学生能形成相互尊重的民主氛围,能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