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教 育 要 靠 民 主 与 科 学
          ★★★
【字体:
教 育 要 靠 民 主 与 科 学
作者:未知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4月6日--9日,我有幸随江阴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赴浙江富阳听取当代中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关于教书育人艺术的报告,虽然一路长途跋涉,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的报告,中间没有一分钟休息,两天一共十二小时,足够让你感到疲劳难熬,然而魏老师始终站着与大家谈心式的交流完全可以驱除你行程的劳累,富阳市体育馆内2500名听众鸦雀无声,不时还报以热烈的掌声。
  魏书生老师今年52岁,他18岁上山下乡,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从教至今,曾任盘锦市实验中学两个班班主任、两个班语文、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委主任、党支部书记,还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38项社会职务,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第一线。在他领导下,最乱的班级也会变好,最差的学生也能成才。他被誉为"穿西装的孔子""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由于他成绩卓著,他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并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曾6次与邓小平同志合影,9次受到江泽民同志接见。他是我国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以出色的工作、感人的事迹、精彩的演讲和不同凡响的论著,折服和激励了很多人,在全国各地作过报告1300多场,上过公开课800多次,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著作20多本。人们都要困惑地发问:"时间这么少,魏老师您靠什么能做这么多的工作?"这时,魏老师常常回答说:"多干活多干事儿,本身增长了能力,多干工作绝对占便宜。"还要说:"我们要眼睛向内,提高素质,做好准备,等待机遇。若真没有机遇,就当大马拉小车,轻轻松松干事业,可不占尽了便宜?"乐观进取的人生观使魏老师走出一条教育改革之路。另外,魏老师面对"五多"(头衔多、会议多、客人多、信件多、稿债多),为了使教育教学不耽误,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学科教学始终与德育教育相给合,其中关键是做到了两点:一是民主,一是科学。 
一、 民主化
  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有的认为是保姆,负责看管学生;有的认为是警察,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有的认为是监工,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习;也有的认为是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平等相处,帮学生排忧解难。魏老师认为老师是公仆,是船工,是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每接一届新生,就好像是船工从岸边接了一群人渡河,老师要奋力将船划向彼岸,学生上了岸奔向远大前程了,老师又把船划回来接下一届新生。学生一届届奔向远大前程,老师却在这条船上由黑发变为白发。从本质意义上说,老师确实是学生的公仆,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问题,老师才不至于做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的蠢事,才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去执行各种外行"婆婆"们的指令,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俯下身子给学生"当牛马",把学生高高举起。
  其次,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的认为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有的认为是警察和小偷的关系,甚至有的认为是猫和老鼠的关系。魏老师认为:从老师是学生的公仆这一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应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和谐的双方不存在单方受益的角度来讲,师生关系应是互助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美好的人性,使人生有意义,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进一步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
再次,要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教师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教书育人。育人首先要尊重学生自然的人性。所谓人性,就是那些真诚、善良、勤劳、尊重人、关怀人和愿意为别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出牺牲的品质。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界,因此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的成分也有兽性的因素。人类在不断进化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心灵中人性的成分会越来越发展,占主导地位,占绝对优势。老师的责任在于顺应这一趋势,发展学生的人性。学生自然的人性越得到发展,班集体的民主气氛就越浓。
  然后,要发展学生的主人作用。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显然应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显然应是全班学生。但如果不努力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丧失的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有许多人在家依赖父母,长大依赖单位,工作依赖国家,长到三四十岁还依赖父母的遗产,依赖惯了,遭优化组合被淘汰,却大骂国家改革不该取消大锅饭,这种可悲的心理,不能不说是不重视发挥人的自主作用的结果。一个班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学生当班级主人的意识就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作用发挥得充分,他对班集体就热爱关心。只有对同学、对集体有责任感的人,才谈得上对国家有责任感。
  最后,决策过程要注重商量、对话和集体表决。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大事,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或举手,或投票表决。
每届新生入学,魏老师都把第一周定为无批评周,同学们就如何避免犯错误及犯了错误如何处理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这样发展了学生自然的人性,学生便很容易意识到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和班集体的主人。加上老师有公仆之心,师生之间便很容易建立起互助的关系。有了互助的关系,决策很自然就要采取商量、对话和集体表决的方式。这样,班级的民主管理成为一种需要,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了。
二、科学化
  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班集体这只鸟的两翼,缺少任何一方,班集体都无法腾飞。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品质。显然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形成,单靠说教,单靠认识与情感是不可能的。科学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制定"班规""班法"的轨道。"法治"既可以避免班主任的失误,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认识、情感的不稳定、不持久、不正确而导致的行为偏差。当然,科学管理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魏老师所谈的科学管理,主要指"法制(制度、计划、规定)管理"。这种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建立计划立法系统、建立检查监督系统、建立反馈系统。
(一) 建立计划立法系统
  从组织上讲,班会是最高的计划组织形式,班会做出的决策,班委会、班主任、班长都要执行。其次是班委会。班主任、班长的决策权仅仅限于那些时空范围都没有太大影响的事以及一些偶发事件上。
魏老师主要从空间、时间、偶发事件三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规矩、制度、程序。 
从空间上讲,就提出了"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的口号,即一个管理得好的班级,不应该出现没人管的事,也不能有不为班集体做事的人。经过商量、讨论,逐渐完善了班长责任制、班委会成员责任制、图书保管员责任制、值日班长责任制、物品保管责任制、分担区责任制。这些制度都比较明确、具体。例如值日班长责任制规定:每天设一名值日班长,全班同学按学号轮流当。值日班长有十条职责:①负责统计当天出席情况;②处理当天班级偶发事件;③带领两名值日生搞好室内外卫生;④组织全班同学做课间操;⑤组织做好眼保健操;⑥往黑板上写一条格言;⑦办好当天的《班级日报》;⑧组织同学上好自习;⑨组织好当天的长跑活动;⑩参加当天学校召开的班主任或班干部会议,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这样明确、具体的制度,使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同学也很易于执行。总之,从空间上讲,大到运动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小到男女同学的发型,都有具体的规定。 
  从时间上讲,魏老师提出了"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的口号,即每一件该做的实事,一定事先安排好具体做的时间,不然的话,做事就常常成为空话。每段时间都要有明确、具体、有意义的实事可做,这个实事也包括休息、娱乐、吃饭,使学生的生命之舟减少盲目性,增强计划性。 
  经过长期讨论、实践、修改,逐渐完善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
  一日常规包括:春天时早晨到校锻炼30分钟后做记忆力体操;每天早自习前由一人负责在黑板上必须写一条新的格言;每节课前必唱一支歌,培养注意力;自习课前用两分钟确定本节自习计划;中午12点之前将当天的《班级日报》夹到报夹上;下午有一节课是活动时间,集体做十分钟气功,集体跑步5000米,放学前十分钟每人做100个仰卧起坐和100个俯卧撑(毕业前),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意志力;每人写一篇日记;完成当天各种最佳作业量(语文每天作业量为500字,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等每天完成作业两面,每天的作业都要写上日期,随时抽查,期末装订成册);晚间对一日情况作自我总结。一周常规包括:周一调换座位,讨论本周工作重点;周二上美术课(无美术老师);周三上书法课,教唱一首新歌;周四搞竞赛活动;周五文学欣赏课;周六大扫除等。这些事具体怎样做,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原则是学生能做的事干部不做,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目的是多给学生做实事的机会,以增强做事的能力,培养主人翁意识。每月常规是:月初定出本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划,月末每个人都对本月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等。这些做法也都规定得比较具体。如座佑铭,班级规定在6厘米宽9厘米长的纸上写三部分内容:第一,针对自己的弱点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第二,写上自己平时最崇敬的人的名字;第三,写上自己在本班中要追上的同学的名字。又如期末将各科最佳量作业分科装订成册,班级规定将本学期政、英、语、数、物、化、生、地等各科作业,按科目集中在一起,按日期排好,装订成册后每科写好封面,写好自检报告,然后同学们分别复查,复查合格后,放教室后面统一保管。毕业后愿意拿回去的拿回去,不拿回去的仍放在班级中保管。以此来激励学生们战胜自己的惰性。每年也有一些必须执行的规矩。如元旦、五一、国庆的联欢,三八节时,班级规定每人都要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上日记,母亲在文章上签字,以此来强调爱自己的母亲,因为一个不爱母亲、不会给母亲带来欣慰的人根本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每年的五月份都要组织学生到山里或海边去游览一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对偶发事件也尽可能制定一些具体的计划,以便尽可能快尽可能好地解决。
(二) 建立检查监督系统
  班集体成员都是班规、班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又都是检查监督者。为坚决执行班规、班法,班级努力强化检查监督系统。魏老师主要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 
  (1)自检。把重点立足于自检上,才有利于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有利于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增强学生战胜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成为自己命运之舟的主人。学生自己检查执行各项班规、班法的情况,发现失控、发现"违法"现象怎么办?有五种自我惩罚的措施可供选择:①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心理的歉疚;②极小的错误,如迟到等就为大家唱一首歌;③写一份说明书,写下事前、事中、事后的心理活动;④写一份"心理病历",写清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这样五部分内容;⑤写一份"个人法院审判程序",原告、被告、法官、辩护律师都是自己一个人,引导自己从多种不同角度看待自我这个不完善的主体。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挖掘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来战胜自己的假、恶、丑;有助于点燃学生积极的欲望之火,去吞没消极的欲望之火;有助于掀动学生心灵深处高尚的感情波澜,去淹没低级的感情波澜。班级只有把着眼点主要放在自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事件。
  (2)互检。通过"保护人"式的、"互助组"式的、"临时式"的三种不同方式的检查,检查学生的执法情况。互检后,每个人都要写出复查报告。 
  (3)班干部检查。班干部按照各自的责任制,分别检查有关职责范围内的班规、班法执行情况。
  (4)班集体检查。利用班集体的正确舆论也是一种检查监督方式;定期评选"执法"不认真的同学是第二种检查方式。
  (5)老师抽查。有了以上四种检查监督方式,实质上留给老师的任务已经微乎其微的了。
这些监督和检查措施,保证了班规、班法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反馈系统
  单有计划系统和检查监督系统,还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良性管理系统,因为计划、班规班法都有一定的时空范畴,一旦时过境迁,还非要按老规矩办事,就免不了犯错误。怎么办?那就得建立反馈系统,对执行过一段时间的班规班法进行总结、评议,对不合理的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
班级采取了四种反馈方式:
  (1)个别讨论反馈。学生们经常自觉讨论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便随时提出。例如《班级日报》办了一段时间,有同学提出摘抄不宜过多,班级就做出了每期报纸反映本班的内容必须占60%以上的规定;还有同学提出,《班级日报》病句、错别字多,班级便做出了每期日报必须设"文章病院"专栏,专给上一期日报看病的规定;有的同学对《班级日报》保管不善提出批评,班级又做出了每月必须装订好《班级日报》合订本的规定。由于同学们的意见不断得到反馈,才使办报的规定逐渐完善,报纸越来越吸引人。
  (2)班干部反馈。班干部经常自觉讨论班级计划、制度等是否合理,是否健全。如值日班长和科代表等责任制,都是经干部反复讨论、修改,才使其逐渐趋于完善的。
  (3)班集体反馈。如同学每天放学前要做的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刚开始时规定做8个,后来集体多次讨论,数字一增再增,一直增每次每人做100个。应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不是对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是无论如何不敢规定这么大数字的。
  (4)家长反馈。通过和家长通讯,和少数家长座谈和召开全班同学家长会的方式,征求家长对班规班法的意见。 
有了较周密的计划、较完备的班规班法,再建立了检查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班集体的管理就基本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魏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展开了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双翼,便很自然地让班级得以腾飞。愿魏老师的教育方法也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启发。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