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航船驶向何方
执教:
广东省顺德一中高中部 彭梅华
福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陈成龙(特级教师)
评点: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 跃 刘占泉
《多角度立意的思维方向》课堂实录
师:白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生回答可以做文具、清洁工具、遮挡品、工艺品,可以做燃料生火,可以包物品等等。)
师:一张白纸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同样,一则材料也会引出多种多样的立意。但我们的立意往往局限在一个平面上,怎样才能开拓思路呢?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向来拓宽立意。(板书课题)
师:先请大家看这则故事:《猪八戒照镜子》。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当八戒再看地上的镜片时,镜片无论犬小,每个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
师:这则故事里有几个对象?它们分别做了什么?
生:猪八戒、镜子。猪八戒照了镜子、砸了镜子,镜子再现了猪八戒的丑容。
师:猪八戒砸镜子对吗?为什么错了?请立意。
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生:不要打击报复。
生:要勇于接受正确意见。
师:镜子做得对吗?为什么?请立意。
生:要实事求是。
生:要坚持真理。
生:要不畏强暴。
师:大家刚才的立意,都顺应了材料告诉读者的指向。顺应材料的指向或按常规指向去考虑问题,就是顺向思维。(板书:顺向思维)顺向思维的特点是顺应常规,这样立意,优点是稳妥。(板书:顺应常规 稳妥)
师:刚才都是谴责猪八戒,赞扬镜子,难道猪八戒就没有可取之处吗? 或者,镜子就无可挑剔吗?请立意。
生:(先说猪八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时冲动,可以原谅。
生:爱憎分明。
生:敢作敢为。
生:光明磊落,难能可贵。
生:(再说镜子)委婉胜于直言。
生:讲究方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生:忠言“顺”耳利于行。
(教师提示:镜子之所以这么毫不留情面是因为什么?)
生: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吗?
生:不要求全责备或不要吹毛求疵。
(教师提示:对天蓬元帅猪八戒而言,保唐僧西天取经,终成正果,功劳卓著,貌丑不是原则问题。为指出它貌丑而粉身碎骨,值得吗?))
生:不要因小失大,或把宝贵的精力放在无谓的小事上。
生:无谓的指责不利团结。
师:以上考虑问题的方向跟顺向思维正好相反,即把问题倒过来想一想,反其意而行之,这就是逆向思维。(板书: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特点是逆反常理,这样立意,优点是新颖。(板书:逆反常理 新颖)
师:对下列成语作逆向思维立意,抢答:知难而退 / 近墨者黑 / 多多益善。
(学生情绪高涨,作出了多种回答,在肯定了其他答案之后,教师分别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下列答案以便小结:知难而进 / 近墨者未必黑 / 多多益善? 师生作抢答小结:逆向立意可以通过三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实现:(1)找反意词句;(2)用否定句式;(3)用反问句式。为什么是这些形式而不是别的形式呢?逆反常理,就是质疑、怀疑、否定。)
师: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是互相对立、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进行顺向和逆向思维立意,思维就更加开阔了,立意也更加丰富。那么,这就穷尽了立意的思维方向吗?当然不是,再看一对互相对立、方向相反的思维。
师:猪八戒明明长得丑,还砸镜子,刚才我们对此作了立意。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请比较:要认识自己的不足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师生共同活动,认识到:对象上,从“自己”到“人”,由个别的人推而广到普遍的人;内容上方面“不足”所指具体,“自知之明”所指的是一般现象,认识更高,更深入。)
师:通过以上比较,可知“人贵有自知之明”比“要认识自己的不足”立意更高更深。这种由材料内个别、浅显的内容推广引申到一般、深刻的结论的思维,就是纵向思维。(板书:纵向思维)纵向思维的特点是推理引申,这样立意,优点是深刻。(板书:推理引申 深刻)
(安排练习:针对《猪八戒照镜子》,找出下列选项属于纵向思维立意。
A. 要自以为是
B. 讲究方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C. 虚怀宽大才能集思广益
D. 光明磊落难能可贵
E. 有理走遍天下
师生共同辨析,得出答案是:B、C、D、E )
师:下面我们再看一种思维形式。先听一个故事:一个饿汉买烧饼充饥,吃了一个,还饿,再买一个,吃了还饿,一口气吃了六个,还饿,直到吃下第七个,才饱了。他就很懊悔地说:“早知前面六个烧饼都吃不饱,我就吃这第七个烧饼好了!”
(学生会心而笑。)
师:大家笑什么?
生:饿汉忽视了量的积累。
师:我们学习、生活中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比如希望考试成绩好,却只肯考前临阵磨枪,而学习是要——
生: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
生:学习要日积月累。
生:坚持就是胜利。
师:以上我们由饿汉不注意量的积累,想到学习也要注意量的积累,进行了联想类比,确立了新的立意。这就是横向思维。(板书:横向思维)横向思维的特点是联想类比,这样立意,优点是开阔。(板书:联想类比 开阔)
生:怎样作横向思维呢?
师:作相关联想、相似联想,找事物特点。这些我们已训练过,忘了吗?
生:(大声)没有!
师:请对《猪八戒照镜子》作横向立意。
生: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方式。
生: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
(教师作总结:这节课介绍了立意的四种思维方向及其方法,目的是活跃同学们的思维,今后能从各种思维方向分析材料,使立意丰富多彩。着重指出两点:(1)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是两组方向相反的思维,这两组思维之间有时会有交叉、重合;而每种思维方向上都可以有多种立意。(2)我们手里的这张白纸,尽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但它现在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写字,同样,作文时尽管作了多角度立意,但命题人往往有一定的意向,加之立意还有高低、好坏、深浅以及健康与否之别,我们还要确立最佳立意。布置课后练习:以“人言”为题,写出三个以上的立意,并指出立意的思维方向。)
附板书设计:
多角度立意的思维方向
思维方向 思维特点 立意优点
顺向思维 顺应常理 稳妥
逆向思维 逆反常理 新疑
纵向思维 推理引申 深刻
横向思维 联想类比 开阔
(彭梅华)
《如何写好寄寓性材料作文》教学实录
师:有人曾把人的思维比作美丽的花朵。我们上一节思维训练课,但愿我能看到百花绽放、争奇斗艳的景象。下面我提供几个名词(物),看看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屏幕显示:柑子 荷花 春蚕 蜜蜂 水。学生自由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在发言中运用了四种联想的方法。由柑子想到桔、苹果,由荷花想到菊花、牡丹花,由春蚕想到蜜蜂,或由蜜蜂想到春蚕,或想到其他可爱的昆虫,这是同类联想。由水联想到船,联想到小溪涧、小水渠,联想到大海,又联想到污染,联想到灌溉与泛滥,这些都是相关联想。由春蚕的无私又联想到知了、蝗虫损害植物给人类带来危害,由蜜蜂的可爱联想到苍蝇、蚊子的可恶,这是相反联想。由荷花想到品格高洁的人,由春蚕到死丝方尽联想到周恩来、焦裕禄等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人,这是相似联想。
(屏幕显示:同类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相似联想)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开阔。我们在联想时,思维就应该是发散的、多样式的、多向式的。同学们都知道,这几年高考作文题型都是话题作文。给你一则材料,这个材料只是一个话头,一个引子,让你去联想。你的思维就应该纵横上下,驰骋八极,可以进行同类联想、相关联想,也可以进行相反联想、相似联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确定主题,选好材料。由于时间关系,这一节我们着重熟悉一下相似联想。先看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一对孪生姐妹走进玖瑰园。一个小姑娘对母亲说,这是个坏地方,这里都是刺。另一个小姑娘对母亲说,这里是个好地方,这里都是花。——要求你展开相似联想,写一篇议论文。你能就花论花吗?不能。要求你由此及彼,分清主次,辩证地看待事物。1993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夏日夜晚,梧桐树下,啪!随着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树皮剥落了,露出了鲜嫩的新皮。女儿、儿子、老父亲都发出一连串的赞叹。你能就树皮论树皮吗?显能不能。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你要从这方面考虑问题。1995年的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是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懦夫,黄鹂说百灵鸟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鸟说鹦鹉最无原则,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又说麻雀鼠目寸光。要求联系实际展开议论。你能就鸟论鸟呢?不能。要求你阐述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长处与短处,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还有其他题目,就不说了。可见,命题者很喜欢设计一些寄寓型的作文题来考查学生,而要写好这一类作文,考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联想的能力。下面我在这几个物体的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语,要求你们进行相似联想,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
屏幕出示:
(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
(2)“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3)至死吐丝的春蚕
(4)从众多花朵上采花酿蜜的蜜蜂 )
生:由(1)想到表面道貌岸然,而内里却龌龊不堪的人。
生:由(2)想到虽然身在不良环境中,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生:由(3)想到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人。
生:由(4)想到辛勤劳动、善于向各方面学习、有所创造的人。
师:你们为什么会联想到这些呢?
生:因为二者之间有神似之处。
师:对。从上面四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相似联想是取其神似,而不是取其形似。它不是要你去关注柑与桔外表有什么不同,荷花与菊花哪一种更香、更艳,也不是去比较蚕丝与蛛丝的长短、蜜蜂与蝴蝶的异同,而是要从“神”这个方面去寻找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由于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寄寓型材料,就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现象,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例如由砖块我们可以展开多方面的相似联想。
屏幕显示:
(1)砖块由泥巴经烈火燃烧而成,联想到……
(2)砖块不起眼,建房铺路,任由搬动,联想到……
(3)砖块方正,有棱有角,联想到……
(4)砖块砌墙时紧紧挨在一起,联想到……
(5)砖块砌好后,外面往往要抹上石灰、水泥,建筑物富丽堂皇,但人们却看不到砖头,联想到……
师:想一想看,由此你们分别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由(1)联想到:人要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成才。
生:由(2)联想到:有些人能服从分配,不计较个人得失
生:由(3)联想到:有些人能保持高尚的品格,有原则,有个性。
生:由(4)我们可以联想到紧密团结、合作奋斗的精神。
生:由(5)我们可以联想到:有的人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师:上面,对砖块这个寄寓性材料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去联想,从而提炼出不同的论点。当然,除了以上五个角度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分析,寻找出其他相似点,提炼出新的观点。多角度相似联想的过程可作如下表示。
屏幕显示:
(因技术原因,图略去)
师:我们再看下面两侧材料。看完之后思考——通过寻找材料与现实生活的相似点,能够提炼出什么观点呢?可以讨论交流。
屏幕显示:
材料(一)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你是蠢材”的回答声。小孩子非常愤怒,向小山骂起来,小山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小孩子回家向母亲诉说了这件事,母亲对他说:“孩子,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材料(二) 《渔夫的故事》中说:一个魔鬼被装在一个瓶子里,渔夫打捞到瓶子后,出于好奇把瓶子打开,魔鬼就从瓶子里跑了出来。魔鬼一跑出瓶子就现出原形,马要上吃掉渔夫。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先分析第一则材料,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观点呢?
生: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们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善意地对待你。”
师:还有吗?
生:(无人回答)
师:对第一则材料,许多同学通过相似联想,由此及彼,提炼出“如果你善待他人,他人就会善待你”的观点,应该说他们对材料寓意的把握是很准确的。他们都找准了所供材料与社会生活的某个相似点,但是,面对这则材料,如果所有的同学都以此立意,那么势必形成“千人一腔”的状况,立意雷同,就会缺乏新意,那就糟了。因此,面对寄意性材料,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点,而应该从多角度分析材料,微而细之地分析它,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显出差异性、独特性。例如对第一则材料,如果我们打开思路,就会发现这则材料其实可以涉及学习心得、个性意志、人际交流、教学反馈、宇宙哲理等几个方面。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再说回声现象使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个道路,如果我们多付出辛勤的劳动,严谨治学,那么我们就会学有所成。著名大学问家钱钟书、季羡林就是很好的例子。
师:你这是从学习方面进行联想。
生:从教学反馈方面,我们可以做这样联想、立意: 教师如果能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能钻研业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好,那么学生肯定学得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在宇宙和自然方面,如果我们人类善待地球,那么地球也会善待人类。试想,如果我们注意保护森林植被,沙漠就会远离我们,温室效应就会得到控制。
生:一个人若能“日三省吾身”,能善于学习,敢于自我反省,就会养成高尚的品格。
师:你这是从个性修养的角度去思考。同学们的思路比起先开阔多了。下面对第二则材料进行分析,面对第二则材料你会联想到什么呢?通过寻找材料与现实生活的相似点,你会提炼出什么观点呢?注意思路一定要开阔。
生:由材料中的“魔鬼”可以联想到腐朽思想、丑恶的事物,由此可以提炼出“对腐朽思想、丑恶事物不能放纵它,如果放纵它,它就会放肆,就会泛滥,就会吞噬美好的事物”的观点。
师:应该肯定,这位同学把握了材料的主旨。但一定要记住,面对寄寓性材料,千万不能满足于从宏观上去把握材料的寓意,还应微而细之地分析它,把宏观的、统摄性的观点细化。如果把这一侧材料中所提炼出的“对腐朽思想、丑恶事物不能放纵”这一观点细化,你们会做何联想,会提炼出什么观点呢?
生:(做短暂思考后)如社会上的吸毒现象,有的人先是出于好奇,寻求刺激,但上一瘾就不可收拾,一个人就被毁掉了。
师:一定要远离毒品,千万别沾了。你认为吸毒这一现象是魔鬼,你的观点是反对吸毒,不能让吸毒现象蔓延。
生:在体育比赛中存在打假球现象,这也是魔鬼。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制度把它关在瓶子里,如果放纵它,它就会恶性膨胀,最终会把体育改革的大好局面都葬送掉。
师:打假球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对于体育竞赛,对于道德来说,它都是魔鬼,是不能把它放出瓶子。
生:还有,前几年南斯拉夫战火连天……民族分裂主义就是魔鬼。我们要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
师:好,也很有新意。其实现在存在的贪图享乐、贪污、循私舞弊、侵吞公款、收受贿赂等腐败行为,都如瓶子里钻出来的恶魔。现在它们已经跑出来了,如果再让它们膨胀,都会毁掉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国家。我们要把它重新装进瓶子。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由寄寓性材料联想现生活,由于联想的现实生活不同,提炼出的观点也就不同。我们要善于联想,要环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我们才能提炼出新的论点。这一节我们着重学习了如何根据寄寓性材料进行相似联想,写好文章。下课。 (陈成龙)
[课后评说]
思维方法背后是什么
两位执教的老师从激发思维入手,分别针对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特点组织作文辅导课,内容充实,方法也灵活,特色是比较鲜明的,应该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专门训练,由老师结合具体事例和作文立意方面的要求,介绍一些常见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拓开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是有必要的。这些暂不多说。
这里想提出一个问题:思维方法背后是什么?
方法是从大量相关的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思维方法背后,首先应该是广阔而丰富的思维活动。那么,学习了某些思维方法,势必要带着这些“方法”回到具体、鲜活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活动之中反复运用,逐步提高。其次,我们还要具体分析进入不同思维活动领域,对提升作文水平的支持力度。进入一般的社会生活实践领域及语文以外其他学科(如历史、数学)的学习过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能支持力度更大的,要算语文阅读教学:从中获取知识,占有资料,学习思考与表达的经验。——有“背后”这些基础作支撑,结合传授和训练常见的思维方法引导基本走向,二者相辅相成,对大面积提高思维和表述水平很有益处。新时期以来,这方面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留下过一些遗憾。看到两位执教的语文老师又在冲击这个难点,我们很高兴,并希望今后在原有的起点上能够长足跃进。
在今天这种特殊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背景下,重提这个老话题,不是没有缘由的。近年来,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实验教材问世,掀起语文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热潮,形势直转急下,叫人喜忧参半。所喜者,从小学到初中,原有的“实用文体”为主的读写格局受到猛烈冲击,文学作品的学习受到高度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新花怒放,教与学的关系正在向合理的方向作调整,等等。所忧者,突出的一条是——无论阅读还是写作,偏重抽象思维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研究与实践,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了九年语文课,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写不好(甚至写不了)说明和议论性质的文字。我们在大学教书,深感这还不单单是“九年”的问题,本科生乃至进修生、研究生写不好作业、论文里的说明和议论性质的文字,也并不罕见。即便专就初中语文教改而言,大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产生文字成果,其中相当多的内容与抽象思维方法的运用、论说文字的表述有着直接联系。若采用“放羊”的办法,也会有点效果,但真正受益的恐怕只是一部分学生。要想大面积出成果,日常教学中就应该早抓这个问题,抓得牢靠一些,叫全体学生奠定比较扎实的论说文字的表述功底。这样,再通过语文综合活动加以历练和提升,或许若干年以后,能够从根本上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两位语文老师的这种教学实践富有启迪性,并期待着从教材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都能够重新作出调整,叫作文教学的航船在“形象”与“抽象”两股水流交互推动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