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中考作文题库·特殊题型与话题作文
        ★★★
【字体:
中考作文题库·特殊题型与话题作文
作者:未知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2

中考作文题库·特殊题型与话题作文

001-010

    (一)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请以“做人要      ”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组成一句话(如做人要诚实)作为文章的中心或论点。这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600字;如果写议论文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一个论点,不得少于500字。3.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否则扣分。

(200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二)朱自清的《背影》;以感人至深的文笔再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情,读来催人泪下。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也有不少人给予你关心、帮助、教诲,他们的形象一定使你难以忘怀。请抓住他们的某一特征,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应适当运用议论、抒情。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999年内蒙古中考作文题)

    (三)国外学者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12条要求,其中有一条是“注重现代和未来,守时、惜时”。请写一篇记叙文,述说你的一次珍惜时间或浪费时间的经历。

    要求:1.只写一种经历。不可既写珍惜时间的经历,又写浪费时间的经历。2.题目自拟。3.不少于500字。

(1999年陕西西安市中考作文题)

    (四)以下面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

    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人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要想成功,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走自己的路。

    要求:1.选取自己经历的一两件事来写。内容要具体,中心要突出,前后衔接要自然。2.在叙述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3.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1999年浙江中考作文题)

    (五)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依据所给的情境,合理联想和想象,续写一篇记叙文。自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信!”我刚走进教室,好朋友飞似的冲着我跑来。“你的信!”说着将手一扬,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好像有意和我捉迷藏似的。我一把夺过信,赶紧拆开,一枚精致的书签悄然滑落,一句名言赫然在目……看着信的落款,我的心里不禁激起了层层的波澜。
    ……

(1997年江苏镇江市中考作文题)

    (六)下面是一篇小评论的开头,请根据这个开头的内容展开议论,将这篇小评论续写下去,字数100-200字。

    一天,几位同学正起劲地清扫教室边的水沟,另一位同学走过来,掩着鼻子怪声怪气地说:“这么臭还那么卖力,想当雷锋吗?”听了他的话,我不由得沉思起来。

(1997年北京中考作文题)

    (七)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里,车水马龙的街道两旁可见到这样的一些招牌——“刘文彩豆腐乳”、“南霸天大酒店”、“二痞子皮带店”……人们对这种现象非常反感,纷纷投书报刊……对此,请你写一篇谈谈自己感受和看法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500-600字。

(1997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作文题)

    (八)下面一段文字,缺少中心论点,阐述的内容也不够充分、完整。请按照要求补写和插入有关的内容。

   ⑴                            。⑵所谓“苦学”,一要苦阅读。博览群书,早读夜诵。二要苦练笔。平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三要苦思考。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末了,还要苦修改。基础差的,要以勤补拙。⑽总之,要提高语文水平,就要勤阅卖,频练笔,善思考,多修改。

    1.在文中⑴处的横线上补写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

    2.将下列三句话分别插人文中恰当的地方(只填序号)。
    a.要抱着“新诗千改始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
    b.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学习的规律才行。
    C.齐白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a句应插到文中    处。b句应插到文中    处。C句应插到文中    处。

(1997年安徽庐江市中考作文题)

    (九)要求:1.以下面的材料A作为作文的开头进行续写,材料B作为作文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材料不计在内)。2.要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文句衔接贴切自然。3.凡涉及真实姓名、校名,一律用××代替,书写要端正清楚。

   材料:〔A.开头用〕有一座简陋的山村小学,每天人们从这儿经过,都可以看到五星红旗在学校上空高高地飘扬……
          〔B.结尾用〕当国旗升起的时候,从同学们那严肃纯真的敬礼里,可以看到祖国的希望和力量。

(1996年浙江中考作文题)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按后面所提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把上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注意运用外貌、语言、心理、环境和细节描写。2.以简短的议论结尾。3.题目自拟。

(1996年河南中考作文题)

特殊题型与话题作文011-020

    (十一)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它形式多样,如:课外的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话说话活动、写字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相信这些活动一定丰富了你的语文知识,提高了你的语文能力。请写篇记叙文,回顾你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与收获(可单写一次或一类活动,也可将几次或几类活动综合起来写)。题目自拟。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可适当抒情和议论,600字以上,凡涉及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一律用符号代替。

(199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题)

    (十二)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责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0年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作文题)

    (十三)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用“哆唻咪”为题目,也可以依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可适当加分。2.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某一角度,就“音乐”这一话题写下自己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想陈述的见解。3.全文应在500字以上,800字以下。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200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题)

    (十四)提示:你有过成功的欢乐么?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或喜悦?当时,你有哪些想法?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理的话向朋友倾诉么?

    要求:1.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提示”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记叙或议论,写一篇600字左右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000年甘肃省中考作文题)

    (十五)以“争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00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十六)同学们,今年“五一”节放长假,也许使你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们可以有一次难得的随亲友旅游的机会,有了串门,聚会,参加社会活动、文体活动,读自己喜爱的书,做自己爱好的事的时间;也可能在学校补课,在家复习;还可能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生活见闻和体验。你们可能感到放松、有趣、快乐、幸福,也可能感到紧张、烦恼、扫兴、不满,甚至百感交集……请你以自己在“五一”节放假期间具体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或人名。

(200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

    (十七)以下面开头处和结尾处提供的基本情况为依据进行联想和想象,然后按要求作文。

    要求:1.以“赵君到李云家发现了什么”、“后来赵君为此做了什么”为基本思路进行联想和想象。2.将所联想想象的内容,包括基本事件(情节)和有关的环境、细节、心理等,写在开头和结尾两处之间的空格上(不一定正好写满空格),使其与开头、结尾两段文字衔接、贯通,融为一体。3.自拟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4.600字左右。

    题目:
    (开头)赵君和李云是初三.1班的尖子学生。离期终考试还有一个来月,赵君觉察到李匀经常迟到、请假,整天没精打采的,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一天,李云又请假了,赵君放了学就到李云家去探访。
    (结尾)不迟到、不请假,活泼灵秀的李云又回来了。期终考试的前两名还是她(他)俩。

(200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作文题)

    (十八)读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相信你对父母与子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这个话题也会有所触动。请以此为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0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