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考试研究 >> 文摘正文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三)
        ★★★
【字体:
中考语文开放型试题经典示例(三)
作者:朱国华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0

9)定序类

    精点:  联系上下看仔细,主次顺承照搭配。
            客观规律不能违,确立顺序凭关系。
   例释:
    例1   第②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填2字)
                                    ——江西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8小题  
    例2   为什么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
                                     ——安徽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9小题 
    例3 〔甲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连用三个短语刻画马教授的形象。这三个短语的顺序能不能调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6小题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主次、顺承、照应、对比等,如例1中应填的三个词语“温度”、“压力”、“气源”,就与上文之间存在着先后照应的关系。在解题时,我们只要理清了这些关系,然后根据关系来确定词语、句子及段落的顺序,一切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涉及到词语类题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词语的搭配问题。
 
(十)删除类

精点:   说清含义或作用,点明去后何不同,
            “删词”落到语言上,“句段”落到效果中。
     例释:
     例1  第③段中加点的“大体”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
                ——北京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1小题        
    例2  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陕西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4小题      
    例3   作者在(10)~(14)段中,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删去这些内容行不行?为什么?
                                      ——陕西省2002年中考试题第15小题  
      这类题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删词”,二是“删句”,三是“删段”。解题时,基本的思路是一致的,首先要说清楚这个“词”或“句”、“段”在文中的含义或作用,然后角度一转,点明如果去掉后会有什么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删词类”题的答案,一般要落脚到“语言特点”上,“删句、段类”题的答案一般要落脚到“表达效果”中。如上例1就可以这样确定答案:“大体”是绝大多数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全部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这与事实不符,破坏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而例3则可以这样确定答案:不行,因为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猜想中,表现出了雪山向日葵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去掉,就不能产生这种引人深思的表达效果了。另外,做这一类题时,究竟答案的落点该定在哪一种“语言特点”或“表达效果”上,要能够区别对待,如“删词类”题,一般来讲,在说明文中,要落脚到“语言的准确性”上,在记叙文中,则变为“语言的真实性、生动形象性”,在议论文中,就又变成“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了。  

     (十一)换词类题

     精点:分说含义(或作用),找出异同,
            指明换用,         有何不足。
     例释:
     例1  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表达吗?说出理由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阅读(三)第3小题       
      例2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的词“掀开”能否换成“撕”,为什么?
                                         ——河南省2001年中考题第10小题
     换词类题,最关键的是要搞清楚相关的两个词语在含义、作用上的不同。在解题时,可按以下两步组织答案:①分说含义(或作用),找出异同。②指明换用,有何不足。如上例2就可这样确定答案:不能,用“撕”显得闪电威力小,用“掀”则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如果换用,就没有原文形象传神。
 
   (12)赏析类

精点:抓关键词,记常用语,
          
既考虑具体内容,
          
又考虑艺术特点。
    
例释: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①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南京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12小题   
    
⑦⑧⑨三段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请从中找出一个你最喜爱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山东省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第24小题 
    
下面是联想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请简单说说它好在哪里。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解赏析类题时,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内容,二是艺术特点,在组织答案时,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并且了解常用的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记住表达其作用时的常用语,如生动、形象、严密、真实等。如例3,我们就可以这样组织答案:这句广告词中联想一词一语双关,既指联想电脑,又指人的联想力联想活动,二者巧妙联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联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会引起人们对联想心脏的关注。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