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总复习古文阅读单元
学法指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⒈“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⒉“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⒊“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
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⒈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⒉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⒊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⒋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⒌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⒍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⒎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⒏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⒐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阅读下面古文,解释加点的字,并说说每篇文章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1.楚人学舟《贤奕编》(刘元卿)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急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解释:操 : 遽: 谢 : 亟: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2.薛谭学讴《列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解释:讴: 衢: 遏: 谢: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3.嗟来之食《礼记》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之。终不食而死。
解释:袂: 予: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4.去私《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
解释:霁: 被: 间: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5.魏文侯改过《说苑》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liú指帽子上的穗带)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解释:鼓: 援: 谓: 符: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6.不死之药《韩非子》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指楚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解释:谒: 因: 说: 乃: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7.鲁侯养鸟《庄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一种音乐)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luán肉),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解释:觞: 太牢: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8.回生之术《吕氏春秋》
鲁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半身不遂),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
解释:固: 倍: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9.未始知味《淮南子》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也,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吐之,尽写其食。此未始知味也。
据: 写: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0.杨业《宋史》
杨业者,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刘崇,以骁勇闻,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业劝其主继元(刘崇之孙)降,以保生聚。后以功迁云州观察使。雍熙三年(979年),大兵北征,业兵败陈家谷,为契丹所擒,不食三日死。
解释:弱冠: 为: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1.卧雪吞毡《汉书》
律(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yìn)食。天雨(yù)雪,武卧,啮雪与旃(zhān)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ǐ公羊),羝乳(小羊)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保藏草种)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其操持,节毛尽落。
解释:白: 幽: 并: 徙: 廪: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2.墨鱼自祸《田间书》(林昉)
海有虫,拳然而生者,谓之墨鱼。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人有恃智,亦足以鉴。
解释:蔽: 迹: 渔: 恃: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3.郭纯《朝野佥载》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解释:实: 闾: 数: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4.俭啬老人《笑林》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啬。衣蔬食,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减,比至于外,才于半在,闭目以受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tǎng)矣。
解释:恶: 或: 辄: 比: 俄: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
15.孔子发愤忘食《论语》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如此罢了)。”
解释:对: 女:
重点句子翻译: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