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
【字体: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薛  涛  
  


  "自古真知出实践,从来发展靠创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它能启发、诱导、激励人们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特点。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人生历程正与我国走向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同步,要创造出较前人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明,就需要更具创造力。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天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学科与思维科学最密切,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诱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笔者认为,至少源于以下四方面。

 一、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感其言\'\'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创造性人材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力、审美力、形象思维能力为己任。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语言知识,敢于实践,乐于创新,敏于捕捉,精于积累,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激活学生,才能做到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愉快而有效地学习。

再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文”、“道”信息的内涵,知人论世,推己及人,鉴古悟今,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得到语文智力训练,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开阔思想境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譬如,教学《沁园春 雪》时,第一教学环节教师若能饱含激情、气度恢弘地把全词背诵一遍,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为活化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再加上教学中的适时点拨,就会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所以,教师人格魅力的活水永远激荡澎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语文教学就会充满活力。

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常言道:“个性即人生”。学生的个性品质,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必须象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学生具备了完善的人格,他们就有了丰富的情感,高尚的追求,探索创新的热情,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这一切是他们进取的内动力和创新的催生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设想与独特的做法,这样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譬如,阅读教学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契机,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奥妙,体会隐藏在语言背后的丰厚意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从而让他们获得创新的快乐与成功的乐趣。

因此,弘扬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翅膀一个放飞的空间,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必须构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完成教学活动,因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同时,教师要围绕教学重点提出一些能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因为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地磨炼与提高 。 

譬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题目是“伤仲永”,而文章里却没有一个“伤”字,那到底“伤”了仲永的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师生共同研读讨论后,明确文章虽没有点明“伤”字,而在感情上却处处流露作者对“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备加惋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应始终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创新思维的灵光。



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源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以往我们刻板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被动学习,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并阻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也就无形中削弱了这种创新能力的激励和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提更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变“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聆听”的课堂教学方法。

另外,多媒体应其在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譬如,教学《爱莲说》,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配有传统民乐的课文朗读,有关莲花的录像播放,无需多讲,这朗读、这音乐、这画面已经象磁铁一样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逐渐走进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去接纳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气节。

又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黄土高原上头裹羊肚白毛巾,腰系红绸的汉子们潇洒打腰鼓的场面,随着录像的播放,激昂的音乐,夸张的动作,恢宏的场面一起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使学生们渐渐融入安塞腰鼓的宏伟场面,去体验安塞腰鼓的粗犷、强悍、奔放,洒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就是教育教学手段,只有它才能浇开创新教育的奇花异葩,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是一切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鲜活的生命,需要教师去点拨、去激励、去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疆有色金属公司明园中学  薛涛



                  2001年6月1日

 作者邮箱: hottoplong@chinese.com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