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斜塔上的实验
课内提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卷zhi 浩繁 一劳永yi 祈dao 心不在yan
2、意大利是欧洲一个非常发达而又美丽的国度,同学们知道这个国家有哪些东西闻名天下吗?
3、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被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感动,综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成长经历,他们从小就对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现象深入思考,大胆假设,敢于实验,进而取得了成就,请同学们列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友情提醒:小组讨论、请教老师、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校园网查阅资料)。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他因公出差,经常步行,很少乖车,目的是为集体节俭一些车费开支。
2)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3)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见解很丰富。
4)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阅读·理解·展示(一)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站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品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1-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①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③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④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记时、计数□、计算□和推算□的运动等方面。
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侯,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他是一个音乐师的儿子,但从小就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他父亲提到他时说,他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小星象家,说他常常眼里看见奇象,耳朵里听见异音。在学校里,当老师试图解说拉丁文的介词或意大利文的动词的重要性时,小伽利略的心已经随着他的父亲买给他作为生日礼物的那个小气球而飞到天外去了。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的小玩意儿。这些也就是他在每天步行中以异常敏锐的感官观察到的各种东西。
5、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
答:
6、第1段中“漫不经心”一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答:
7、第2段中,“跳起身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