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以应用为目的,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小学英语,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英语语感的初步感悟能力,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安排欠妥、不尽人意之处。
[现状调查]:
牛津版教材在江苏地区已推广试用好几年了,这中间许多教师都发现学生的整体认读英语的水平不高,“英语文盲”现象大大存在。纠其原因,主要是周课时少和牛津版英语词汇量大的矛盾所致。国家教育部对小学英语周课时的规定是长短课时结合,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而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长课时3课时的原则去排课,这样导致每周有两天没法上英语课,另一方面,3A教材与旧版译林版相比,光词汇就增加了两倍多(3A教材80个,译林版30个)。对于大纲要求的三会以上的词,如果不经常读、看、写,学生的整体认读水平怎能提高?这是广大英语教师面对的最大困扰。我校教研组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上增加练习外,在3A教材教学中提出了“提前认读字母”的教改方案,让字母、词汇、句型教学并肩起步,达到知情合一的效果。
[教改案例]:
内容:3A教材第二单元“H 、I 、J、 K”
一、 复习环节:
1、freetalk: hello. ╳╳╳。 what’s your name? I’m╳╳╳.
2、字母头饰:what’s your name? I’m A、B、C、……
3、游戏:yes / no
A: (把字母卡片藏起来) A?
B: yes / no.
5、给单词中所缺字母插上正确的字母旗。
4、唱“ABC”歌中的第一句(调换字母顺序来唱)。
二、 呈现环节:
(一)、学习句型“this is ……”及字母“h I j k”
1、 由this is ……引出字母教学。
2、 字母教学,中间渗透该句型。
3、 教学“this is……”
4、 操练“this is A\B\C\……H\I\J\K”.
(二)、学习句型“nice to meet you”。
1、 引出句型。(对上例操练中的被介绍字母说:“nice to meet you”)
2、 教学句型。
3、 操练“nice to meet you,A\B\C\……H\I\J\K”
4、 综合操练“this is A\B\C\……H\I\J\K”.
“nice to meet you,A\B\C\……H\I\J\K”
三、 巩固环节:
游戏:1、字母快速举起,看谁眼睛最亮,说得最快。
this is A\B\C\……H\I\J\K”.
nice to meet you,A\B\C\……H\I\J\K”
2、猜字母“yes / no.”
3、给单词所缺字母插上正确的字母旗。
[教改反思]:
Jesperson说:“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尽量多的事去做,而且用英语做。学生必须沉浸在里面,而不只是不时地喷洒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个游泳能手而左右逢源。”英语是拼音文字,它识记的规律主要还是从字母及字母组合中总结摸索,如果字母不提前认读,那单词就没法拼读,单词识记更无从说起。再者说词汇教学脱离了字母,句型教学脱离了词汇,那其实与鹦鹉学舌的性质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们尝试在3A教材中就让字母融进词汇,句型操练穿插字母,做到三者密不可分。试看上述案例,在复习、呈现、巩固环节都把字母渗透进了句型练习,一方面加强了日常用语的操练,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再现字母的大好时机,在最大容量、最大空间上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获得语言发展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各项游戏中如鱼得水,从而学生的情感与知识达到了最佳融合的地步。为了使提前认读字母的教学优势充分呈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常贯穿以下两种练习形式:
1、 花落谁家——字母插入。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必须将学生从课堂中所学到的感觉和印象,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观念才能表现出来。换言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即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的真实感悟掌握所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说,词汇的牢固掌握是攻克句型的前提,所以我设计了“花落谁家——字母插入”游戏,让学生在一些字母的帮助下联想该单词的其他字母,从而达到识记该词汇的目的。如tiger,我出成t__er,或tig__,或_ig__,让学生把正确的字母卡插入,在这过程中,学生必须再现该单词的形象,以及大体的字母组合,再结合题目中给出字母的提示,确定最有可能的所填字母,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全面的身心体验。
2、 单词导游——句型连锁。
有位画家说:“给我一抹绿,我会让整个世界充满绿色。”作为教师,我要说,抓住教学方法中的每一点,勤于思考,多做尝试,就会于平淡无奇处发现美,就会给学生上一堂真正准备好的课。在复习环节中我们常用联想这一理念,所以我在句型巩固中提出“单词导游——句型连锁”的做法,由一个单词说开,让学生就所能进行的句型联想。如this一词,学生可想出,this is….what’s this in english? Can you see this …over there? Who is this boy? Whose …is this? Where is this dog? …经过思考、发现,学生对所学句型重新搜索、整合,使一些不相干的句型找到了共通点,如同开了一家家同名的连锁超市,这个单词this, 无形中也就充当了导游的作用,它只要在这家连锁超市出现,人们就会马上想到某某地点还有这家超市连锁店,因而起到了巩固的良好效果。
总之,对于字母提前认读的教改尝试,目前还正处于实验阶段,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小小的反思,特提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