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体育论文 >> 资源正文
小学体育教学与发展形象思维的内在联系
        ★★★
【字体:
小学体育教学与发展形象思维的内在联系
作者:隋源    资源来源: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3
邓小平提出来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三个面向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而朱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谈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思想,又充分体现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都积极投身于由应该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改革热潮当中。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积极推进作用,针对这一科研范围,经过认真探索与研究发现发展形象思维与小学体育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为,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更深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何为形象思维

  根据美国医学生理学家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斯佩理博士创立的右脑开发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他们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具有产生直观、形象、想象思维的功能。创造性思维产生于右脑,完成于左右脑的协调配合。右脑记忆的容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因此说,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取决于右脑。

   二、小学体育教学与发展形象思维有着怎样的联系憖

  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人,首先要求头脑中形成准确的动作知觉,而动作知觉的形成除了需要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的协助和支持外,终究还是运动分析器发挥主要作用。但是传统体育教学运用的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动作,互相纠正动作,再模仿,再动作等等墨守成规的教学手段。只注重了外部感觉的作用,而忽视了动作形象的身体表达,是脑中动作形象的外观。动作的形成是脑中动作的形象思维与身体表达逐步协调统一的结果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那么,体育教学如何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呢?我认为首先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在体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其一:

  1、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2、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3、凭借优化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4、借助体育的人格教育力量,培养创新品格。

  5、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其二,运用运动动作来发展形象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来自体育教学的特定内容是动作。而在安排这些动作教学时,应符合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性。例如:在我小的时候,有过这样一首儿歌。“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辣椒当鸭梨,咬一口挺辣的,再也不买带把的”。先不管这首儿歌想说的是什么道理,但他形象的说明了动作与发展形象思维的关系。假如小白兔不错把辣椒当鸭梨去咬一口,那么它可能永远不知道辣椒是什么味。即使你给它讲得再清楚,它也不会知道。但是当它咬过一口之后,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控下产生了直观形象思维。凡是带把的都是辣的。所以产生了再也不买带把的这样的话。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运动动作在发展形象思维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动作,变换示范角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从视觉表象开始,通过练习使肌肉感觉明确化,动作的时间、空间关系准确化过渡到运动表象。运动表象在初步形成阶段缺乏随意性,很难控制。这时让学生想象教师动作,并想象成是自己的动作,加之自我成功的暗示,增强了信心,运动表象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在练习时,运作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这里有加快动作,不仅是加快视觉表象,更重要的是运动表象,即肌肉的运动感觉。运动技术需要用运动分析器去反映,需要在脑中清楚、准确的运动表象,然后才能去支配纠正肌肉运动。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与发展形象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脑科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大脑的右半球主要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主管视觉知觉,感知音乐旋律、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意志。左脑主要用于语言进行抽象思维,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以往我们的教育思想体系是重视开发左脑忽视右脑,但我们不能在这股热潮当中只重视右脑的开发而忽视了左脑的作用。科研表明,如果人们的左右脑能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人类的智慧将得到空前的开发。因此,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在节奏、舞蹈、感情、意志等方面综合训练,能够很好地增强右脑的功能。而教学中强调学生要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并能分析、指导他人的动作,这就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左脑,促进了左右脑的同时发展。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