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 >> 资源正文
买文具
        ★★★
【字体:
买文具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3.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4.
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民币的功能,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

  1.人民币的认识及等值换算.

  2.会简单购物.

  教学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橡皮、铅笔、尺子、转笔刀、练习本、圆珠笔、包书皮、信封、邮票等若干.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人民币知识,教师可充分利用扩展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师引言: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

  (学生汇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

  师总结: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点评]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用到人民币,所以学生对人民币比较熟悉.通过让学生寻找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一方面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有用、有趣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人民币分类)【演示幻灯片“买文具”

  师: 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

  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分类一:

  分类二

  元:

  角:

  分:      

  认识“分”币.

  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硬币正反面图案.)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

  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认识“角”币.

  师: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

  生: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师: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

  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师: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2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

  (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讲一讲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元币除了1元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1元、2元、5元?它们与角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上述元币图案,并与角币进行对比)

  [点评]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清楚的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所以设计在多媒体课件辅助下,通过生动、清晰的画面,帮助学生明确区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环节十分必要.

  活动三(认一认、练一练)

  1.认一认,教师随意抽取人民币,让学生快速辨认.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辨认.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课件中练习.

  填一填:

   能换________张

     能换________张   

    能换________张 和________张

  B.

  C.

  1张 +1张 +1张 ________元

  3张 +1张 ________元

  2张 +3张 =________元

  [点评]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人民币知识.

  活动四(购物活动)

  1、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并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学生按商品的总价,拿出相应的钱数.

        

  2、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购买1元以内的物品.(出示“购物主题图”

  3、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购物方案.

  4、体会1元钱在生活中能买哪些东西.

  5、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合理消费思想教育,珍惜人民币,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点评]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购物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体会所学内容.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