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能力。而如何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的。
一、 从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1、创设情境,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
2、学习模仿,点拨双轨并行。
3、立足交际,多向互动。
第一、师生互动,以点带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双向过程。练习3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打电话》,从课本的朋友打电话祝贺生日快乐,延伸到老师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角色,从生日到请假,到请吃饭。再到约时间一起玩耍等内容。使学生知道对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礼貌用语。积累他们的词语,提高表达能力。
第二、生生互动,面向全体。要人人都参与口语交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练习是最好的形式。为此,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互说、互评中互相交流,各自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在练习1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和同学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住在哪里?在此过程中,我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走到他们身边,给他们自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激励评价,多给肯定。
赏识能给学生自信。因此,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我是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因为表扬和肯定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启发引导学生说得完整。而评价的重点,我重视的是学生参与训练的态度,而不是结果。
二、拓宽口语交际的渠道,多角度加强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在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1、口述见闻。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旖旎,不少家庭在节假日纷纷带孩子外出游览,这给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广泛的内容。我常让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讲出来,让他们做小导游,把自己印象最深的说出来。学生胸中有竹,又何愁说不出来呢?我这个当老师要做的只是鼓励他们说出来,然后指导他们说得有条理。
2、开展活动,说出感受。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许多活动,抓住各种可说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既是信手拈来,又容易使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如本学期的广播操比赛,让学生互相说说做广播操的感受,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口语交际的训练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锻炼,又何愁不能让他们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