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如何看待生命
        ★★★★
【字体:
如何看待生命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新课程解放了人的思想,追求了人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正确的价值观与个性体验的冲突也凸现出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前一段我们讨论了邱少云为何而死,一观点认为邱少云被烈火而烧,不可能“纹丝不动”。一观点认为,邱少云被革命主义精神支持,能够做到临死不屈。


《珍贵的教科书》战士为了保护教科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观点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教科书献出生命不值得。一观点认为,战士把教科书看得比自己生命重要,献出生命是有价值的。

   我们也听说过一个大学生为了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则有人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超越落水的儿童。

 赖宁为了扑救山火而长眠于大山之上。

魏书生经常讲:“享受人生,善待他人。”
 911事件,为了民族的利益之争,炸掉了世界的文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他们的死是否有意义?

 世界不太平,战争、暴力、恐怖、自杀依然存在,这世界怎么了?

《英雄》一句台词:“这剑术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那变是不杀,那变是和平。”“我一个人死算不了什么,比起国家来太渺小了。”


 这些价值观的认识是否能用“生命的研究”来解释呢

那么,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呢?现在有人研究:生命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有意义?人为什么要死?死是怎么回事?只有认识到死,才能体验到活?

邱少云死了,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着。《教科书》中的战士死了,是因为更珍惜别人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和平。911的恐怖分子死了,是为了杀别人而换取利益。这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就是在这交错体验中生成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体验不到社会的复杂性,可能也体验不到社会赋予他的责任。那么生命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懂得了生命,才能更好的建造这个社会。人人都珍惜了生命,才有可能有安定的社会。

如何看待教材的文本价值与现实的冲突?如何教育学生看待生命呢?教育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如果让生命的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真谛,是不是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