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自主学习,促进发展
          ★★★★
【字体:
自主学习,促进发展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自主学习,促进发展 

         —          —小学语文“自主教学”模式初深 

                     溧阳市后六中心小学钱东华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自主教学”的实质在于力求从观念和教学机制上确立学生在教学过 

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能读书的能力。 

在这个宗旨指导下,我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对小学语文“自主教学”模式进行初探。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教师的调动,我通过课前激 

情、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 

标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情感,使学生全 

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去。 

. 1 、重视课前激起 

     激情,是寻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 

最活跃的成分。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前,我向学生讲了东 

汉未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为了联合抗曹,刘备派诸葛亮到 

孙权那里帮助作战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的诱惑,引出了学习讲述孙 

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的故事。我趁机问: 

诸葛亮有没有完成造箭任务?诸葛亮怎样取得借箭的成功?故事结果 

究竟怎样?”于是学生对《草船借箭》一文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迫不 

及待地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以满足求知欲,维持心理平衡。这样变“ 

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其态度自然更认真,效果自然也更好了。 

    2 、精心设计导语 

     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 

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鸟的天堂》整体感 

知的初读阶段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 

美好的环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能让众多的鸟生活得 

美好,快乐的地方。)到底是哪一个地方能让众多的鸟生活得美好快 

乐呢?今天,让我们和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 

丽的南国风光吧。”这则导语通过引疑设问、解释课题、激发情感、 

弓随兴趣,来推动学生学习新知。 

    8 、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要获得成功,必须首先激起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十分 

注意指导学生把老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我让学生经 

过预习,根据每组课文前的导读,课前的预习,课后的思考练习,本 

组课文的《读写例话》以及自己的学习实际,确定本课要达到的学习 

目标。例如在教学《琉琅》一课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后,归纳出学 

习目标:①理解课文,知道琼拍在科学上的价值。②展开想象,弄清 

松脂球形成的条件,简要说出松脂球形成的过程。③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体会作者抓住要点,考虑周到的写法。这样,在学习之前,学生 

明确了学习目标,而这些目标又与自己的内在需要一致,那么就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转化为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朝 

着目标前进。 

     三、弓慢自学探索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的高层次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 

本要求。我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既读懂课文,又掌握了学习方法; 

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1 、教给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犹如一把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就能用这把金钥匙去 

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教给学生掌握词语的基 

本方法。先理解词语的本义,接着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 

思,然后体会词语中的思想感情。如在品味《再见了,亲人》一文中 

的“雪中送炭”一词时,学生先通过查字典弄清这个词的本义,接着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弓慢学生理解:大娘在志愿军战上空着肚 

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紧急关头,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 

硝烟,送去打糕,与“下雪时给别人送去炭”的意思相似。然后再通 

过反复朗读,使学生体会到“雪中送炭”一词饱含着作者对大娘的无 

限感激之情。 

    2 、教会质疑思辩 

     质凝思辩的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质疑 

思辩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质疑 

思辩的能力,我教给方法,拓开学生质疑的路子。例如:在学习《赤 

壁之战》中的曹操接到黄盖的诈降信,信以为真,欣喜若狂的部分时, 

有学生问道:“曹操生性多疑,当时如果他头脑冷静,识破这是黄盖 

使用的计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于是激起一场议论。又如《 

倔强的小红军》,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往往出现陈庚“对得起 

小红军”与“对不起小红军”的矛盾答案。对此可作这样引导:陈庚 

到底对不对得起那位小红军呢?请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当日当地情况 

加以说明。经过争论和深入学习课文,学生必然明白,陈庚是对得起 

小红军的,因为他在极度饥饿疲劳的情况下要小红军骑自己的马,要 

给小红军炒面,这说明了他对小红军的关心爱护,只是由于不明白真 

   相而“受骗”;同时也表现了小红军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 

   崇高品质。质疑思辩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改变了学生机械被动的应答 

   行为,朝着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主动创新精神迈出坚实的一步。远远超 

   出了读懂课文的范畴,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更强烈了。 

     四、组织合作交流 

    1977 年联合国提出“学生应当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 

作”,这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出更具体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的智力、错力、习惯、意志品质、思 

想情感都要得到发展。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我充分发挥了 

班级群体的作用,让学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学习,让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教学时我运用多种议论形式,如同桌议、四 

人小组议、全班共同议。每次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之前我都明确交代 

论论、读书的内容、要求;合作交流学习之时,我总巡视关注后进生, 

给予辅导 s 合作交流学习之后,我没有忘记小结、点拨,使学生乐于 

参加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并学会这类形式的学习。例如,在《白 

杨》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孩子们现在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 

么?”时,要求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来读文中的三个“只知道”,每 

读一个就讨论一次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会使学生 

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朗读。合作交流学习时学生或议论纷 

纷,各抒己见,或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每个人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之外,还可就教材的特点创没让学 

生参与板书设计的师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条件。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 

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议论后,提出老师和你们一起分别在三分钟时 

间内,用简单的词语和绘有不同等级马的图片,独立摆出一幅比赛程 

序的示意图。同学们兴趣浓厚,个个开动脑筋,各显身手。在师生分 

别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时,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从中体会到自 

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思有所得、恩有所获,从而体会到与老师合作交 

流学习的快乐。 

     五、进行目标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信息的多向传递,加强多元化交流,随时    通过反馈信息来灵活调控教学,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 

   学生自始至终作为学习的主人,自觉能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不断 

   学会学习。如在《凡卡》第 8 小节哀求爷爷的教学中,我问:“我就 

   要死了”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有学生即回答:“凡卡还写了很多 

   话。”我追问:“写了什么话?”这一下学生愣住了,一时答不上来。 

   此刻我及时从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中找出需要强化,需要调整的地方, 

   以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 

       我立刻范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并动情地读出几卡发自内心的哀 

   求:“带我离开这儿吗,要不,我就要死了!……”这时一些学生已 

   略有所悟,举起手来。我并不急于这些学生问答,而是引导大家像老 

   师那样读课文,朗读声刚落,大家顿然领悟,纷纷举手回答:这里的 

   省略号应当指凡卡苦苦地向爷爷哀求。这及时的反馈不但对我调控教 

   学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考查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必须进行 

   目标反馈。我通过再次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自查、互查。 

   或设计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检测结果进行表扬,矫正二或通 

   过小结,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理 

   解到什么?或懂得了什么?这样的目标反馈与矫正,能帮助学生分析 

   总结自己的问题,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使他们主动提高学习效 

   率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脚踏实地锐意改革,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使他们有较强的自主 

   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无愧于时代的要求。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