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语文的基本性质内涵探析
        ★★★★
【字体:
语文的基本性质内涵探析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目前,关于语文性质之争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但就笔者所见,论者大都是自言自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述依据,所以尽管新见叠出,但却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笔者以为,论述语文性质问题必须明确三点共识:一是要弄清性质的内涵。我们认为性质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决定该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根本特点。一个事物只有一个性质,不可能同时拥有几个性质。二是要弄清立论的依据,要明确一门学科的性质只能是由这门学科的特殊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三是要“知人论世”,了解立论者的立论背景,做到“了解之同情”。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尽管“工具说”作为语文性质的主流认识在近几年中受到了多方质疑,特别是“人文说”者更是不遗余力;但是,语文性质却只能是“工具性”,不可能是“人文性”。具体说来: 
人文性不是语文性质 
我们说人文性不是语文的性质,理由是: 
一﹑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语文性质是语文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决定语文是语文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根本特点。语文性质只有一个,而且是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一个。据此,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音乐、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说“人文性”是语文的一个特点则可,说是语文性质则不妥。 
二﹑“人文说”的立论依据不妥当。语文性质是由语文的特殊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语文学科关注的对象是言语形式而不是言语内容。而“人文说” 
者的立论依据大多从言语反映的内容角度来立论,而言语的内容又恰恰是中小学各门学科都要关注的焦点。这就造成了立论依据的错位,因而“人文说”不足为训。 
三﹑批驳“工具说”的理由不充分。不破不立,提倡“人文说”者为破“旧”立“新”,决意置“工具说”于死地,把语文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都强拉到“工具说”身上,认为“工具说”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如指责“工具说”带来了科学主义,导致了种种教学弊端。此种认识并不准确。首先,语文就要理直气壮地强调科学化,教材编写、内容安排、训练体系、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等本来就需要实现科学化,否则,语文教学质量无以保证。目前,语文教学科学化程度并不高,就连语文概念、语文性质等说法尚不统一,哪里还好意思说已经到了“科学主义”泛滥的程度?其次,不能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统统归结到“工具说”身上,明眼人都知道语文教育中的问题主要是由教育体制不佳、食洋不化、政治干扰及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倾向等因素造成的,与“工具说”并不搭界。事实上,“人文说”者所反对的,也恰恰是“工具说”者所反对的,这一点,叶老的有关论述就是明证。 
四﹑“人文说”没有摆正人文教育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倡“人文性”的实质是改变陈腐的道德说教,努力摆脱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强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本教育。应该说这种注重人文精神涵养的教育是中小学各门学科都需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果把人文教育摆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让其高高地凌驾于对祖国言语的学习之上,则未免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融会于言语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而不能脱离言语学习。 
五﹑“人文说”者开的药方并不新鲜。“人文说”者以为加强文学教育、重视诵读就能包医百病,未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文学教育固然重要,但它仅仅是语文教育的一小部分,把文学教育当作语文教育的全部,未免荒唐了点。诵读固然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但谁都知道一味诵读只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它无法体现因材施教,带来的只能是单调乏味﹑懵懂糊涂和效率低下。因此,这一药方并不理想。何况倡导“工具说”者也十分重视文学教育、强调诵读呢!倡导“工具说”的张志公先生就一贯强调要重视文学教育、强化诵读。 
………… 
就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而言,“工具说”也是成立的。我们知道,中小学各门学科虽然都是言语作品,但研究的对象却大都是言语作品的内容。只有语文学科才重点关注作品的言语形式。正如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学习内容是言语形式[6]。关于这一点,夏丏尊先生早就指出:“我主张学习国文该着眼于文字的形式方面。就是说诸君学习国文的时候,该在文字的形式方面去努力”[7];并强调说:“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的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劳而无功的”[8]。基于此,余应源先生指出:“语文是立足于言语形式教育的课程,语文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言语形式——语言工具能力的学科,立足言语形式就是立足于语言——言语的工具性,言语工具性正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9]。 
何况,在“工具说”的指引下语文教育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语文教育领域拨乱反正,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干扰,不再是政治的附庸;强调语文是交际工具,增进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化了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使大语文教育观深入人心;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序列化体系、科学化管理、课堂目标化研究、“三为主”观念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因此,语文性质是“工具性”。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