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
          ★★★★
【字体:
小学语文教学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任何事物,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也不会有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就要不断改革。我国的语文教学,从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特殊时期以外,一直是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

当前,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制订之后,已加强了改革的力度。在“课标”前言中有一段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说明这一次的语文教学改革,任务是艰巨的。改革的核心是改教育理念,要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改革中,都要体现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是长期的。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做起来应该是稳妥的,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

为什么要稳中有改,固中求新呢?最近,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发出一些疑问:“我怎么现在不会教语文课了?”“难道我们过去的做法都不对吗?”有的教师竟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状态;有的教师虽然也能说一些改革的新名词、新概念,但在实践中不知如何去做;也有的教师把课上得很热闹,但细细想来学生获得不多,学得也不够扎实等等。这使我仿佛有一种语文教学的常识失落的感觉。我说的语文教学常识,就是大家公认的、长时期共同遵守的一些语文教学原理,而且是我们不需要怀疑的基础。这个基础、这些教学原理所构成的教学秩序,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稳定的。可是现在呢?是否有一点语文教学常识的失落?

我国的语文教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有许多已体现出语文教学规律和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不能改变的,原理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例如以下几条语文教学原理,就是构成语文教学稳定的基础,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当然要不断发展、创新。

一、文道统一

“文道统一”在任何时代是不能变的。因为它体现了语言和思想、思维统一的客观规律。一篇文章的语言是一定思想的表达方式,思想是其内容,语言是其形式。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写文章要体现“文道统一”,刘勰曾有精辟之见。他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词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教学文章也要“文道统一”。自古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就贯彻了“文道统一”,诸如,“文以载道上一篇文章:新概念语文教学操作建议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