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棒,你真棒
我一直是很少有机会听课学习的,最近有幸听到二节一年级的语文课。
印象最深的是“棒棒棒,你真棒”。
我发现我们的老师对于表扬的方法好象是黔驴技穷了,一种方法用多 了以后,就会僵化,成为一种公式,必然会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的。
这样的表扬其实是上课的老师心里很虚的,让学生给自己鼓 一下掌,来点信心,犹如不怎么样的歌手在台上疯狂的扭动屁股,舞着双手双脚在大叫“来点掌声,来点掌声”,只有信心不足的人,才会如此尴尬向观众讨点掌声,这样多了以后,我们的观众就象巴浦洛夫的实验室里的动物一样,一接到指令,马上条件反射,流下“哈拉兹”悲!!!这样的结果呢?只能是歌手带着观众乱吼一通,主导着会场,课堂上不也一样吗?老师一声令下“表扬他”,学生“棒棒棒,你真棒”,节奏明显,动作整齐划一,机械的举着大拇指,口里念念有词,只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表扬别人时的那种真诚的表情。受到表扬的人呢?在四五十人一起挥臂振呼自己真“棒”时,那种感觉我想也只有伊拉克的萨达姆才有吧???哈哈!
其实表扬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直接的口头表扬,你说得真好,你真不错,老师为你鼓掌,你真用功,等等,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一下亲切的抚摸,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表扬的很好方法,学生一般都是能够理解的,对于这种强势的表扬方法,只能是表而不扬。
课改要改的东西很多,但是一些细节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