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圆圆的黄瓜”对吗?(案例)
        ★★★★
【字体:
“圆圆的黄瓜”对吗?(案例)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新课程实验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让学生连一连,试卷中出示“黄瓜、荷叶、绿绿的、圆圆的”,学生连成了“绿绿的荷叶、圆圆的黄瓜”,结果“圆圆的黄瓜”后面打上了“×”,理由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圆圆的黄瓜”,应该是“绿绿的黄瓜”。从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蔬菜水果课时所发生的事情。有一次,一位老师上黄瓜课,由于课堂上老师所准备的黄瓜太少了,学生每人只分到一小段,当时,马上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我多想我手中的黄瓜长得胖点,长成像西瓜那么大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吃过瘾了。”因为,学生认为手中黄瓜长短已无法改变,只有把黄瓜变粗、变大,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因此,在接下来说黄瓜的形状时,“胖胖的黄瓜、圆圆的黄瓜、大大的黄瓜”一些词组应运而生。课堂上学生还提出,“假如教室的墙壁上也能长黄瓜,那该多好!”“黄瓜长在地上太脏,长到树上就干净了”“黄瓜的颜色太少,如果有红的、黄、黑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那才好看呢!”等等一些奇思妙想都竟相开放。这时老师表扬了这些有创意的说法,并激烈学生说:“小朋友,通过大家的努力,说不定那一天,你们的愿望真能实现,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方形西瓜,丝瓜状的南瓜,黑色的冬瓜都已经在世界上出现了,老师衷心希望你们梦想成真。”学生们一个个都展开眼笑,课堂里充满着生命的激情、智慧的挑战。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改变机械、沉闷、程式化的课堂氛围,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然而校本课中所呈现的内容却与试卷的评价出现矛盾,是校本课的老师误导了学生,还是批阅试卷的老师误导了学生?“圆圆的黄瓜”究竟对不对?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