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塑料管儿事件
          ★★★★
【字体:
塑料管儿事件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作为老师,对于在学生中发生的点滴小事,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励学生变无益为有益。
  前一段时间,值周班长告诉我,课后有许多学生在小贩那里争相购买五颜六色的塑料管儿,课间编着玩。听她汇报后,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来上学的学生,几乎人人手中攥着一把彩色塑料管儿。面对这一情况,我应该怎么办呢?
  就在我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教数学的李老师气冲冲地走过来,把手中的一把塑料管儿放在我面前,生气地说:“你看看,上课不听讲,在桌下搞小动作,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在摆弄这些东西!”玩塑料管儿,不仅乱花钱,还耽误学习,看来是应该制止这种行为了。回到班上,我立即召开班会,强调玩塑料管儿影响学习,以后不许买塑料管儿,更不许往教室里带,否则一律没收。
  后来几天,我在教室再也没有看到塑料管儿,心中暗自高兴,心想:现在的学生不管就是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我再也高兴不起来了。有一次,学生正在写作业,我需要借支铅笔用,为了不打扰他们,就随手打开离我最近的那位学生的文具盒,竟发现底层有很多塑料管儿编的“小星星”我不动声色,又借故查看了另外几位学生的文具盒,或多或少都有!我沉思良久,看来强制命令不能解决问题,应该疏通、诱导。
  星期五下午,我告诉同学们星期日的作业是——编塑料管儿。我的决定,使同学们大为吃惊,他们瞪着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证实是真是假。我立即诚恳地向同学们解释:“喜欢编织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能影响学习。老师一律禁止玩塑料管儿是不对的。下星期一咱们举行编塑料管儿比赛,看哪位同学编得多编得好,看谁的手儿巧。”我的一席话,赢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星期一,我班如期举行“巧手大赛”。每一位学生准备若干根不同颜色的塑料管儿,比赛以小队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35分钟),哪个小队的作品最多,且质量最好,哪个小队就赢得冠军。各小队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我来主持。准备就绪,我一声令下,开始!只见同学们双手配合,小小的塑料管儿在他们手中弯来折去,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件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比赛结束,师生共同验收、欣赏作品,学生们的作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美丽的“小星星”、怒放的“玫瑰花”、精巧的“莲蓬座”、足以乱真的“小戒指”等等。第二小队有28颗小“星星”,6朵“玫瑰”花,4枚小“戒指”,以38件作品名列第一,夺得本次大赛的冠军,第二小队的每位同学因此获得一份奖品。但不管是获奖的同学,还是没有获奖的同学,脸上都露出满意的微笑。第二节课以本次“巧手大赛”为题进行作文练习,学生们再也不觉得无话可说了,大多数学生写出的文章真切、感人。贾丽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这次比赛,我们小队获得冠军,我心中十分高兴,同时还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集体的荣誉靠每个人去努力。”从此以后,我班再也没有出现上课玩塑料管儿的现象了。
  通过这件事,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能简单化,更不能强制、压服,而应疏通、诱导,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童星小学)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资源
    没有相关资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