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认识语文课
        ★★★★
【字体:
认识语文课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现在的语文课我都不知道怎么上了?”
这是新课程实验一个学期以来,一些一年级语文老师所存在的困惑,说出了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无奈与不解。
       上好语文,我认为一定要先认识语文,理解语文。
       大家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进行听、说、读、写,感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紧紧把牢语文的教学根本目标,就不会偏离了教学方向了。
        可是以前,我们对语文教学却强加给了许多非语文功能,至少是也可以说是弱化了语文的根本目标。如在创新教育大张旗鼓进行时,不管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生字教学、口语交际等教学中都大力开发创新研究创新,人人都写创新文文章。如对学生进行想象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同进却是过了分。而忽视了或是弱化了正常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以至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了许多的弯路,并且效益不高,招致社会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小语教学的批判。
       比如教学《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新课程的教学参考也没有了让学生进行联想,但是上课的老师却是非要叫学生进行想象不可,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想浩月当空,床前的明月,作者想到了故乡,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好想的?有什么好说的??这种诗的意境学生读了,到了一定的境地,一定的阅历,在特定的场合自然而然就有了。
       教学《荷 花》后也要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感受一下满池的荷花有多美!我想学生是会百分百的说荷花很美的,到底美在哪里,学生只会照书杂。而能真正领悟荷花的“婀娜多姿、像出浴的美人”这样意境的学生,我想是少之又少的。学生长大后,与美人携手漫步与西子湖畔,看到满湖的荷花,想必会有在《荷花》之中的感慨了,前提是一定得让学生记牢、背下《荷花》。
       想想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硬要学生把原本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的猴子说成是追求新事物典型的可笑;想想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特别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乌鸦喝水时边上没有小石头,它会怎么办”如此一些问题,你说能完成多少语文的教学根本目标???我的意思并不是不要进行这样的教学,只是有感于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的东东太多了。
       其实,语文的东东许多是只要意会便可,模糊一些,不需要言传了,更不要讲得太清楚,给学生自己留下一些想象的余地。这样的语文课才有味儿!相信学生,自己悟出来的东东永远是最好的。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