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之二在德育问题。郭靖天资愚钝,杨康聪明伶俐;郭靖接受能力很差,学什么都很费劲,杨康反应快、悟性高,什么都一学就会。要是进学堂念书,郭靖的成绩肯定比不过杨康。然而,为什么郭靖后来人见人爱,成为一流高手,而杨康却处处害人,落得身败名裂了呢?这其中的答案,观众是不难明白的。郭靖真诚、朴实、憨厚、热情的品质造就了自己。可见,人生一世,成才机会多多,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品德修养,我们万不可一味追求分数而放松德育。
启示之三在教育方法问题。江南七怪各以平生绝学教导郭靖,教者可谓苦教,学者可谓苦学,然十几年不见郭靖有大的长进。郭靖受全真教马钰道长暗中指点两年,便内功渐长,武艺也有较大提高,其差异在教育方法。江南七怪急于求成,一味灌输,大量使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郭靖每日苦不堪言,情愿让师傅打一顿出出气,根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怎么能够进步呢?而马钰道长夜晚在山顶传授内功心法,可谓得情景创设之先;教导时并不强调如何报仇、比武、练功等,只教其调息呼吸、自然体会,可谓引导得法。两年下来,郭靖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能够“自主体验,探究创新”了。可见,世上本没有“笨弟子”,教育过程中理想和目标的激励固然重要,但学问、技艺的提高关键还在于教导得法。教育方法又只能根据教学对象应变生成,强灌、硬塞、死练只会给人带来痛苦。
当然,郭靖后来能够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得到许多高人的指点,终成顶尖人物,还要归功于江南七怪的教育培养。尽管“七怪”武艺不高,但他们对郭靖的“基础教育”决定了郭靖后来的发展,尤是在道德品性、人格修养上,每一位师傅都给郭靖留下了终生受益的教导,这是十分感人的。想那丘处机也称得上是一位“名师”,王府教习的条件远胜于大漠,但最终并没有将杨康教育好。可见,“名师名校”未必人人成才,教育之功在于教师尽心得法,平常教师也能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