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解除小学教师工作焦虑的枷锁
          ★★★★
【字体:
解除小学教师工作焦虑的枷锁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小学  孔文东(518000)

 

焦虑是指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所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不安兼而有之的情绪反应。初次登台的人在讲演或演出前,中学生在参加高考前,以及急于盼望生男孩的丈夫在妻子分娩前都会产生这种心理状态。

小学教师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常常要面对复杂的教书育人事情。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学习现代的电教手段;既要认真教好学生,又要小心应付家长的投诉;既要不断努力地工作,又要忍受少之又少的成功感煎熬……小学教师看起来小,其实正是这“小”,使人们缺乏关注,不屑关心,导致他们面对的问题日益恶化,产生工作焦虑的情况也日渐增加。

一、工作焦虑,毒害深远

我们先来看几组调查:

高峰、袁军1994年的以SCL—90为工具,抽取上海市97所小学的3055名教师,检出率为48%,躯体化、强迫症,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六个因子的均分显著高于常模。杭州市1995年用SCL—90 为工具,做过一次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与上海市的调查类似。1999年底,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用SCL—90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69%的教师自卑,37%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工作太累。

可以看出,工作的苦恼困扰着老师,工作焦虑症状明显。不论他的症状是轻是重,往往会感到烦躁不安,心情抑郁,态度冷漠,易于发怒,老师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1、危害老师

心理上的不安,往往会对老师的生理产生伤害。过度紧张和过大压力会使人感到:冷漠、恐惧感、退步、不满足、倒退、易怒、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易出事故、情绪紧张、警觉、经常强烈地想要哭泣、跑掉或躲起来、做恶梦、容易被很小的声音所惊吓等等。 
  紧张会影响免疫系统。在正常状态下,这一系统搜寻和毁灭有害的病毒与细菌。但是当你感到紧张时,释放出来的激素会改变你免疫系统健康的活力,结果造成你对周围病毒和细菌的敏感性减弱。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像感冒和传染性疾病在你无压力的生活中可以被抵御,而在紧张的时候却容易被感染。老师工作本来就繁杂,再加上工作焦虑症,那简直是雪上加霜。

2、危害学生

2001年九月份,郑州市一位小学教师将自己的学生打昏,可怜的小学生五次转院,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不久,浙江一位幼儿园教师一时性起,用剪刀将一名小朋友的食指末节剪掉。还有,一位老师居然硬逼学生吃粪便!这些事情听起来让人心惊肉跳,怎么一向在人们心目中温文尔雅的老师们,竟然动起手来一点也不发怵?如果仅有一两个老师如此,我们还能说只是个“个案”,纯属意外。但是,近一两年来,类似的现象不绝于耳,让我们不能不反思其根源。其实,这个中一部分原因是老师心中的“焦虑”!正是这个工作焦虑,使个别老师在某个特定时候,忽然产生一些连他自己也难以控制的行为,做出一些他事后也认为不可想象的动作。

3、危害教育

试问,怀着工作焦虑的老师如何高效高质地、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去?如何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科教兴国”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靠谁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呢?当然是人才。人才靠什么来培养呢?当然是教育。教育靠谁来做?当然是老师!老师不行了,难道教育能行?

二、追根探源,找出原因

造成老师产生工作焦虑的原因有多方面,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源头:

1、教学工作压力大。

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班级人数的增加,考试竞争,名次竞争,升学竞争的日益加剧,教师的教学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许多小学教师每周上15~20节课,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重点小学的教师还要开选修课、校本课程等,没有现成的教材,备课量相当大,由此带给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同时学校还要求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教师要组织甚至必需参加,使本来不堪重负的教师产生心理疲劳甚至使倦怠感。

2、缺乏成功感。

一个人要热情地投入工作中去,必须有成绩涌现,化作动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它必须在靠老师们锲而不舍、前仆后继地努力,才能完成一个个教学任务,培养出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对于大学老师来说,要看到这些“弟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可能还需要等5年、10年;对于中学老师来说,则是10年、15年;而对于小学老师来说,则是15年、20年!一个20多岁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青老师,要等到40多岁才见到成果!这期间,是一个怎样的煎熬?

再试问,又有几位“弟子”一定成功呢?再试问,成功的“弟子”中,又有几位会记得曾经教过他的小学老师呢?

许多的小学老师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干了一辈子,根本没尝过一点成果的甜味,根本没感受过一点成功的喜悦,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伤心、烦躁、沮丧,焦虑的情绪自然蔓生。

3、社会地位低。

近几年来,知识经济在我国已经初见倪端,有一部分人凭借自己的知识跃上了高收入阶层,然而教师依然是比较清贫的职业,如果没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很容易心理失衡或跳槽。尤其是男性青年教师受到的经济压力更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尤其严重。如安徽省截止到1999年底,累计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达16.7亿元!为维持生计,许多教师被迫离开学校。这些现象决非少见,可见教师经济压力之大。即使是在深圳,老师的情况虽然不错,但收入也是属于中下档次,而且随着政府在分房、福利等遇对老师倾斜政策的取消,老师的生活将面临更大的考验。正是由于老师的收入有限,生活并不富裕,伴随而的社会地位也较低。

4、学生难教。

社会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影响以及当代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变化的心理特点,使教育工作难有成效。教师的长时间的苦心的教育时常受被校外不良社会风气所冲击,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挫折感。学生厌学、网络成瘾、看黄色影象制品、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更有学生违法犯罪,令教师头疼不已。尤其是班主任承受的心理压力更为沉重。对于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或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给教师带来心理困扰。

5、家长难相处。

主要表现在“三多”。一是心眼多。现在的家长素质高了,看问题也更深更广了,但有些家长不是用在指导小孩读书上,而是将心眼钉在老师身上,专门来挑老师的“茬”。例如,有一家长居然知道他小孩语文老师星期六、日所有的活动内容,小至上菜市场,大至外出旅游,都了如指掌,并硬是总结出老师爱玩的结论。这样的家长,确实令老师们又烦又气。

二是意见多。只要学校发多一张通知,多搞一个活动,甚至多布置一点作业,有些家长马上来气,一定要左查右问,喋喋不休。至于老师一时来气,在批评小孩时说了一两句过火的话,个别家长更是闹翻了天,怒气冲冲跑来学校,大吵大嚷,一定要讨个说法。其实老师又不是圣人,孰能无错?家长如此苦苦相逼,只会啬老师的不安与不满,受害的最终可能是小孩!

三是投诉多。翻开报纸,几乎天天都有关于老师、学校的投诉。如果是对黑暗的披露、作正面的监督,那无可厚非。但如果事无巨细,情无大小,一味“投”到报纸去,那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试想,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发了一些麦当劳的赠券给小孩作为奖励,最多算是可爱的“愚蠢”做法,值得去大肆张、大幅报道而且诸多猜测吗?

家长的这三个多,严重打击老师教书的积极性,也造成教师心灵上的创伤,增加工作的焦虑。

6、人际圈窄。

由于老师特定的工作环境,常常面对的是学生,老师往往作为一个辅导者,往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释怀学生心中障碍,很少有学生能辅导老师,为老师解开心中的苦闷。工作繁多,与同事之间的交往也不多。至于到外面结交朋友,对老师来说,是很少发生的事。正是老师这么窄的人际圈,才使得他们朋友少,有基无处诉,心中的焦虑越积越多。

三、多管齐下,解除枷锁

怎样来摆脱老师身上的工作焦虑枷锁,还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呢?这是一既逼切又关键的问题。封源堵漏,防微杜渐,多管齐下,是解除这一枷锁的良方。

1、在政策上,多点舒解。教师也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不是机器,我们可以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他自己必然影响心理的生理节律。工作压力太大、社会地位不够高、收入不如人意、单位的漠不关心、身体状态不佳、进入特殊的年龄阶段、年复一年单一枯燥的工作……凡此等等,都可能成为其心理失控的诱发点。

遗憾的是,我们对此却长期视而不见。当我们为师德标准制定七款八条时,当我们为学生制订各种减负措施时,当我们为学生建起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机制时,有没有意识到,我们也应该为老师们做一个“舒解”机制,让老师心灵也得以放松,那许多“野蛮行为”是可以避免的。

2、在社会上,多点褒扬。家长、媒体的正面批评不可少,但老师是不是就只有批评的地方呢?其实,谁都知道在我们老师队伍中,到处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带病坚持上班的,有刻苦钻研、成绩卓著的,有爱校如家、无私奉献的……把这些感人的事迹报道出来,宣扬开来,同样会引来人们的关注,而且可以激发教师们的士气,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体验到社会的重视,一扫心中的烦恼、涙气和焦虑,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3、在领导上,多点关怀。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如此,老师也不例外。在这缺乏成功感的教师这一特殊行业中,领导的肯定显得尢为重要。深圳市翠竹小学在2001年11月对全校85位老师进行调查,有56%的老师认为校长对教师队伍应采用“情感管理”,在“你认为鼓励教师的办法的顺序”中,“表扬”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奖金等因素远远落后。不难看出,老师对上级的正面评价极为重视,是他们开心与的关键。

4、在自身上,多点学习。作为一名师者,在心理学方面的自身“修炼“是解决工作焦虑的重要途径。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认识,不断修正自我的人生观念,不断改变对工作的看法,从而彻底摆脱工作焦虑的困扰,成为一名会教、乐教的健康老师。

(1)参加培训。定期组织老师参加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发挥了培训的计划性、集中性、高效性的特点与优点,让教师们更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知识,领会心理辅导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2)参加讲座。心理学专家往往具有渊博的知识、过人的见解,听一听他们的金言玉语,时时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的功效,对教师可能起到豁然开朗的作用。

(3)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增强心灵的调节力与承受力,是解决工作焦虑的根本方法。心病还需心药医,老师心中的这个“铃”,还是要靠自己去解。书本能容百川,是解决万物一切疑难的金钥匙,工作焦虑也不例外。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