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
【字体: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镇秦望小学  何峰

    江泽民总书记早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一个民族才能发展,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国教育,经过几代人艰辛探索,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已步入正轨,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个民族素质的新的发展时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不愧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小学常识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迎接经济时代的挑战。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和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教学实践也说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且乐此不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新课伊始就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一、 起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欲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除了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外,总是辅之以必要的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呢?关键是要在教学中巧妙设问,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如《怎样接亮小电珠》一文,教师先出示手电筒,请学生将桌上的手电筒打亮,接着问:①你是怎样使手电筒亮的?②将电池取出,手电筒还会亮吗?③手电筒开关不开,会亮吗?然后揭示课题,为什么有了电池,并将手电筒开关打开,手电筒就会亮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样一个接一个地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也就很快地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诱导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意识
    在小学常识课中,运用幻灯、电影、电视等电化教育手段,可以直接、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它的形象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古城西安》一文时,可先投影“秦兵马俑坑”,然后问:“这个景观要到哪个城市去才能看到”,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用投影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惊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爱西安、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三、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创新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教学的情境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揭示《热气球》的课题时,教师可手执一只吹足气的气球进教室,并问学生:“这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手放开后会上升吗?纸气球能升空吗?”进而板书课题:热气球。而气球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物品,以此引题,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启发学生动手,激励创新实践
    实验是常识课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学到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是锻炼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的最佳途径。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做实验,所以,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摩擦起电》一文,教师先让学生做两个实验,分别用没有摩擦过和摩擦过了的塑料棒去接近泡沫塑料颗粒,让学生观察出两种不同的现象,从而使他们产生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主动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另外,风趣幽默的开场白,精彩的故事,都能在新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全方位、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发学习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