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孩子,你们的宽容感动了我
        ★★★★
【字体:
孩子,你们的宽容感动了我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孩子,你们的宽容感动了我  

——一个口语交际课上发生的故事

  学完了《欢乐的节日》,我让学生用美术课和课余时间完成了一幅画。语文课上,我结合学生做的画,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按说,开始挺顺利的,导入、学生小组介绍、评选小组代表、然后学生代表到前面介绍,供大家评选。第一个学生介绍,大家评议。很好。可是,到第二个学生介绍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个到前面来介绍的学生是谢紫媚。她走到台上,举起自己的画,落落大方:“各位同学,刘老师,大家好。这是我画的圣诞节时的画,是我想象画的。上边有个白胡子的老爷爷,你们知道是谁吗?”
大家一起回答:“圣诞老人!”
“  对了,大家真聪明!大家再看我上边还画了一棵圣诞树,圣诞树上边挂着很多闪闪的灯,还有礼物。你们觉得我画的美丽不美丽啊?”
  大家回答:“美!”
  谢紫梅接着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一位同学站起来问:“请问你知道圣诞节是在哪一天吗?”
  谢紫梅一听,想了想面露难色:“我。。。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天。请问哪位同学来帮帮我呢?”
  沉默。大概有30秒。
  谢紫媚看了看我,我没反应。我的意图是想看看她自己怎么处理。
  谢紫媚想了想,说:“好像这个节日不是我们中国人喜欢过的,所以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嘿,这孩子,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一听这话,发问的学生灼灼逼人地质问起来:“中国人不喜欢过的节日,你为什么还画呢?你不是中国人吗?”
  谢紫媚也不示弱:“我当然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你喜欢外国人的节日,我看你就是汉奸!”
  这时班上一群人跟着起哄,大叫:“汉奸!汉奸!!”
  我不明白了,孩子们怎么会想到了汉奸?
  发问的同学看到很多人支持自己,神气的说:“喜欢外国的节目就是汉奸!你和文家睿一样坏。”
  哦,我明白了。文家睿随父母去了美国。前些时候,伊拉克战争,孩子们和我谈论战争,我给他们讲过:“美国人这是欺负人。我们一定要争气,不然也会被美国欺负”。谁知道他们竟然认为去美国就是汉奸,画外国人的节日也成了汉奸!这就是孩子,孩子们的推理。
  谢紫媚委屈了小嘴撅起来:“我不是汉奸!我是好人的。”
  “你不是汉奸,你喜欢外国人的节日干什么?”
  同学中也有人随声附和:“就是嘛,你不是坏人你就不要喜欢外国人,汉奸就是喜欢和外国人好。”
  有同学在座位上大喊起来:“文家睿就是去美国,帮美国去欺负别人的。”
  画了圣诞节的谢紫媚在台上被大家指责得快哭了,她无所适从的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您怎么不说话呀?
  看着这场景,我哭笑不得。该我说话的时候了,我要让这个孩子笑起来,要大家笑起来。
  我说:“傻孩子们,你们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是老师也有不同意见,你们想听吗?想听,那就看谁最有礼貌认真听老师说话,有不同意见等老师说完,再说好不好?”
  这时教室乱糟糟的,我这几天正好患了咽炎,嗓子很疼。我低声说:“老师今天不舒服,看谁最关心老师,看谁能听清老师的话。”这句话见了效果,亢奋的孩子们终于静了下来。

  我说:“先说说什么叫汉奸呀?”没人应声。我又说:“汉奸就是帮着外国人欺负我们自己人的坏家伙,比如日本人来欺负我们的时候,那时的确有很多汉奸,他们帮着日本人干了很多坏事情,我们可以恨他们。可是,你们想想,谢紫媚是坏人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声说:“不是!”
  “那么我们可以说人家是汉奸吗?真是的,呵呵!再说文家睿吧,人家是去美国和他妈妈团聚,是去那里学习的。再说,也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爱欺负别人,对吗?”
  这时大家不好意思了,一个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谢紫梅,你是好人。”
  谢紫梅终于笑了:“我本来就是好人,谢谢你!”
  “不用谢。”
  我接着说:“同学们,圣诞节的确不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但是喜欢哪个节日是每个人的自由,对吗?”
  谢紫媚对大家说:“我就是喜欢圣诞节的,可是我没有过过。”
  有同学问:“请问谢紫媚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节日的?”
  她说:“我是在电视上看到很多人过,还有我的表姐她们也过,你明白了吗?”
  这个同学说:“我明白了,我也看到过有人过圣诞节的,我叔叔也过,叔叔好像也是好人啊!”
  同学们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这时,最愤怒的那个小家伙也站起来说:“谢紫媚,刚才对不起你了。”
  谢紫媚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声音低了下去,小声说:“没关系了,你知道我不是坏人,我就不怪你了。”
  “爱国者”大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现在觉得你的画好美丽啊,请问你是用什么材料画出这样美的画呢?”
  谢紫媚笑了:“谢谢你的夸奖。我是用水彩笔画的,我先用铅笔画出来,再用黑色的水彩笔沟边,然后再涂上我喜欢的颜色。你听明白了吗?”
  “我还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要用黑色笔勾边呢?”
  “因为美术老师告诉过我们啊,你忘记了吗?我告诉你,这样子轮廓就会更清楚了,你现在明白了吗?”
  刚才还怒气冲天的爱国者不好意思扭捏起来:“我明白了,可是。。。可是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说给你听。”
  谢紫媚说:“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的。”
  他笑嘻嘻的说:“嗯,我想请你教我画圣诞节的画哦。”
  谢紫媚愣住了,她回头看看我,我对着她笑了一下,示意她自己解决。——我不想影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她开始沉默,可能是思想斗争。我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这时候下边的同学开始说悄悄话了,正在我准备叫大家出主意的时候,她突然说:“好的,我愿意教会你.”
  “耶!爱国者大叫起来。
  同学们鼓起了掌,还纷纷大叫:“我也想学,我也想学。”
  一场凤波“画圣诞树=汉奸”的风波,终于过去了。
  第三个学生又开始介绍了。
  ……


  反思:新课程讲究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怎么生成?认真地回味这堂课,我总算有了一点体会。这节课是口语课。按照我的设计思路,话题主要是“介绍、评议自己学生的绘画”。学生一个一个介绍,一个一个评议。没问题的。但是,半路杀出了个“爱国者”,一下子把原来的思路给打乱了。于是,教学在中途变成了“画圣诞树=汉奸”的话题讨论。这是教学资源的重新生成。同时,教育目标也随着新的话题生成而扩大了范围——原来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文明礼貌、欣赏图画等目标,又强化地增加了“尊重外民族文化、爱国”。
  我发现,在这个变故当中,学生的口语交际比以往我安排的,比这节课当中学生介绍、评议画面的环节,从气氛上都要热烈,都要真实。教育效果也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在人教网上,我跟网友们进行了讨论,网友和斑竹给予了热烈的响应。综合大家的观点,我生成了下面的认识:
  口语交际,应该在学生真实的交际需求情境当中来进行。这里说的真实情境,是能够引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强烈表达需求的、自主生成的话题情境。学生发自内心地投入了情感关注的话题,谈论起来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敏捷。这样,口语交际教学,也就成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上面的教学故事中,我原来的设计就是想从学生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来确定了话题。但是,毕竟这个话题是我确定的。而中途生成的“画圣诞树=汉奸”的话题,是学生自主生成的。在这样自主生成的情境当中,学生的主体灵性得到了焕发,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

  这个实践启示了我:老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来设计教学。同时,更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中学生自主生成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真情关注、真实的认知和情感的冲突。语文教学当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一小学    刘艳坤       邮编:524011
 
 
 

3A Disk网络硬盘